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胡浩、陳煒偉)在25日舉行的新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許可審查細則發佈會上,一句“細則的公佈會否有助於提升人們對國産奶粉的信心,讓去香港買奶粉的人減少一些?”的提問,直接指出了國內奶粉質量的痛處。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讓國産嬰幼兒配方乳粉陷入信任“冰點”,甚至成為中國整個食品行業的“痛中之痛”。由於缺乏對國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信心,消費者紛紛去境外搶購,引發不少國家和地區出臺奶粉限購令。 痛定思痛。奶粉安全的漏洞和消費者信心的缺失,不僅對國內乳製品行業造成沉重打擊,也傷到了國家形象。唯有生産者和監管者齊心協力,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方能重振消費者對國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信心。 按照新版細則要求,乳粉生産企業應當著力改善生産環境、改進生産條件,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切實加強質量自管自控。特別是要認真落實原輔料供應商審核、質量安全追溯、産品配方報告和質量安全授權人等制度,加強原輔料進廠把關,嚴格生産工藝要求和質量過程管理,加大裝備投入,提升檢驗監測水平,確保用最好的原料、最嚴的管理,生産出最好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對監管者而言,最嚴密的覆蓋全程的監管制度必不可少。除了繼續完善監管制度、加大監管力度之外,還應進一步提高監管的公開透明程度,動用全社會的力量實現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從生産源頭到流通消費的全程監督。 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是一項長期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是一場持久戰,提升消費者信心同樣是一場持久戰,信心的恢復,需要一個客觀過程,更需要企業和監管部門的每一分努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