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關係“黃金季”是國際合作新樣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1 16:02 來源: 中國青年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0日下午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併發表題為《在開放中再續合作黃金季》的演講。李克強表示,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德期間,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中德關係日趨成熟,經濟深度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李克強表示,中德合作只有升級版,沒有終極版。雙方加強創新合作,可以為兩國經濟發展和繁榮創造更好條件,通過互學互鑒,用智慧拆解難題,開啟未來。(10月11日新華網)

    十月金秋,是收穫的季節。中德關係也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用專業化的外交詞令是--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顯然,這較之於之前確定的全球責任夥伴關係以及戰略夥伴關係等表述,更加進了一步。同時,李克強總理在演講中所講“中德合作只有升級版,沒有終極版”也進一步預示了中德關係還將會有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從對待本國歷史的態度看,德國堪稱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這是中德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這個擁有8000余萬人口的歐洲第一大國,能夠正確反思自己在二戰中的歷史責任,並能夠勇於擔當,這樣的態度是值得讚賞的。尤其是,1970年,西德總理勃蘭特在波蘭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前的一跪,讓德國這個製造或發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與所有的交戰國都冰釋前嫌,更為之後的“相逢一笑”進而進一步開展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德之間的密切合作,基於德國對於歷史責任的擔當,更基於兩國在東西半球的大國地位的戰略思考與發展需要。德國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是歐盟最重要的成員國之一。中國是近來以來世界經濟的重要拉動力量,在世界舞臺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德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符合兩國政府及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更符合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大趨勢。

    近年以來,中德兩國領導人為深化合作做出了諸多努力。默克爾這位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也是已經連任三屆的總理,自2005年上任以來已經7次到訪中國。如此頻繁的國家領導人訪問,在世界關係史上,並不多見。正如這位新時代的鐵娘子經常性被曝光在超市買東西一樣,她給中德兩國人民留下了無比親切的大國總理形象。投挑抱李,禮尚往來,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也都在去年分別訪問德國。近日李克強總理再次到訪德國,已然是他上任之後的第二次。

    中德合作的領域非常寬泛。經濟自然是第一位的。有數據顯示,雙邊貿易額自2009年起已連續5年佔中歐貿易的三成,歐盟對華出口中一半來自德國,歐盟自華進口的四分之一流向德國;中國自歐盟的技術引進有四成來自德國。隨著時間的推進,中德的合作顯然並不希望止步於此。無論是去年習近平主席訪德時發表的《中德聯合聲明》,還是李克強總理近日簽署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都進一步表明,兩國的合作關係將是從政治、經濟到科、教、文、衛等方方面面的全方位合作,範圍之廣、內容之多,超乎想象。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説,中德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達到前所未有水平,中德關係不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在簽了181億美元經貿技術合作協定之後,李克強總理還在《世界報》發文,希望德方允許中企競標高鐵項目,同時,首次提出了“中國服務”這樣一個極具品牌效應的新名詞。顯然,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信體現,也是深化中德創新夥伴關係的重要路徑之一。

    在開放的世界經濟中,中德合作關係進入“黃金季”對於中國和歐盟諸國以及中國和西方諸多國家更好的開展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只要國與國之間放下架子,平等對話,坦承面對歷史問題或歷史遺留問題,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都能實現更大範圍的互惠互贏。(王傳濤)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