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投融資機制,擁抱民間資本之春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5 16:20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為社會有效投資拓展更大空間。(10月24日中國政府網)

    會議指出,“創新投融資機制,在更多領域向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資本敞開大門。” 投融資體制的創新,本身並不僅僅是錢的事。李克強總理説過“體制機制創新本身就是紅利。”投融資機制創新之路的邁進,當預見更多的紅利由此産生。打開向民營資本的大門,營造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投資環境,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潛力,這對於中國經濟來説,是思路帶來的發展局面。當然,思路是政府所給予的,內容的具體落實,依然要靠市場説話。這其中,實體經濟是很好的試金石。

    正如會議中提到的“創新投融資機制,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潛力。”中國市場經濟的主體和發展潛力都匯聚在實體經濟上。在今年7月份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學者座談會,他就説到“中國經濟發展最終要靠實體經濟支撐。”可以説,中央政府接連不斷的動作,包括定向降準、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範圍,強調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以及放寬民營經濟社會資本準入等政策。這些,都是圍繞著實體經濟這一國家命脈來動作。不讓資本迷戀于“錢生錢”的金融遊戲,而是讓資本涌向實體經濟的大潮,從而創造出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而創新投融資機制,則是添加了具有分量的一筆。

    會議還提到了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融資側重。在此之前,投融資已經作為熱詞存在了很久。在水電、核電、電信、鐵路、內河航運等關乎國計民生同時又是實體經濟折射點的基礎設施項目中,都已經有投融資機制創新的先知先覺。譬如鐵路,去年8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今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要深化鐵路投融資改革,加快鐵路建設步伐的思路。而鐵路的發展基金已于9月底正式設立。在産權、經營等的倒逼下,投融資改革將反過來推動未完成的政企分開改革。從這個點上説,投融資體制改革將是鐵路改革的關鍵。

    本次會議還提到“落實支持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對教育、醫療、養老、體育健身和文化設施等加大投資。”投融資機制的改革不僅限于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對於公共服務的參與,成了當下頗為應景的話題。畢竟,投融資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僅是促進經濟發展,更是要惠及民生。其中,最被熱議的體育産業成了大亮點。在10月2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就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充分調動全社會積極性與創造力”的重要描述。

    投融資機制創新樂於培育新的競爭優勢和增長點,尤其是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産業。從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來看,這是未來的大方向。提供新興的服務産品,民間資本擁有相當多的憧憬。畢竟,政府把全盤的投資接住是不現實的,只有讓社會資本充分進入,並可以通過增加公共産品的有效供給,才創造出投融資的雙贏局面。這恰好印證了本次會議“穩定有效投資,增加公共産品供給”的初衷之一。

    會議還提到“要大力創新融資方式。”投融資機制是高級的投資行為,它並非是簡單的砸錢,而是要量力為出、因地制宜。政府必然是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也是基礎設施和民生服務等領域會被多次提及投融資機制創新的原因。而投融資的開源,先決條件是為民間資本建立良好的友好型、優勢型的市場化籌融資環境。其中,銀行、保險和債券等都是提供金融服務的重要角色。譬如,在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方面,要增強信貸擔保、風險補償、農業保險等方式方法。同時,要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支持重點領域建設項目開展股權和債券融資。多管齊下,方能讓小流匯聚成江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投融資體制的創新,讓資本能“化零為整”。這對於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由此可以預見,民間資本將更加貼合國家經濟發展的脈動性,並以此擁抱了自己的春天。(皮波)

責任編輯: 康麗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