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如何實現“穩中有進”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7 08:3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就業的“穩中有進”,很大程度得益於改革創新的“發力”:簡政放權是一步“先手棋”,一系列引導鼓勵創新創業的制度措施是“連環炮”,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也很重要

    經濟增速放緩,人們最擔心的是會不會影響就業。今年前9個月,我國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人,已提前完成全年就業目標。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以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能夠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年度目標,就業持續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實屬不易。

    一般而言,經濟上升期就業形勢好,容易理解。但在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就業不降反增,依靠什麼?就業的積極變化,不僅表現在就業人數的增長,還體現在就業結構的優化。簡政放權加上“定向減稅”、“定向降準”等財稅金融措施,有力支持了服務業、“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新興業態的發展。物流快遞、電子商務等新産業、新商業模式迅速成長。表面看,這只是就業增長的提速,實際上是就業增長動力的轉換。

    經濟增速放緩是否會波及就業的討論仍將繼續,但這一點大可不必“唯數據論”。實際上,有利於就業增長的經濟增長才最為珍貴。就業市場逐年呈現的良好態勢,足以讓廣大擁有穩定收入的勞動者對未來充滿信心。

    與往年的著力點不同,今年前三季度就業的“穩中有進”,很大程度得益於改革創新的“發力”。

    隨著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實施,企業準入門檻低了,“緊箍咒”念得少了,全民創業興業的幹勁提高了。企業註冊資本制度改革激發創業熱情,成為前三季度就業形勢總體保持平穩的重要原因。

    自上而下的簡政放權,進一步推動了市場化改革,讓創業者和企業有更多機會展現創新創造的活力。一年多來,中央政府各部門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重點突出了企業主體設立、生産許可、經營範圍、資本和資産處置等與企業生産經營息息相關的領域改革。近半年來,新設立的市場主體呈“井噴式”增長,同比增長超過60%。如“星星之火”般的小微企業和服務業,帶動了上千萬人就業,成為經濟增長新的支撐力量。

    如果説,簡政放權是一步“先手棋”,那麼一系列引導鼓勵創新創業的制度措施就是“連環炮”。下基層補學費,開網店給實惠,上崗前有培訓……從各地各部門支持創業配套政策的密集發佈,到各地大學生、農民工創業園的日漸興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與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信號立體交叉,目的就是要讓勞動者就業有“助”,創業有“路”,讓就業創業渠道從獨木橋變成立交橋,使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取得新進展。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同樣助推了就業增加。今年以來,就業量最大的東部地區,經濟總體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穩步回升的同時,貢獻了大量新增崗位;中部地區保持穩定;西部地區城鎮新增就業持續快速增長,佔全國比重不斷上升。

    當然,看就業,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展望四季度,隨著改革力度的加大和定向調控措施進一步實施,經濟形勢有望保持平穩,這將為穩定就業創造良好條件。

    也要看到,世界經濟依然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這些都會傳導、影響到就業。再加上就業自身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這都將對眼下及未來的就業形成壓力。對四季度的就業形勢不可盲目樂觀。

    那麼,就業增長如何保持定力?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説,經濟發展不是短跑,而是沒有終點的長跑,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後勁。就業問題同樣如此,其著眼點不是眼前的得失多少,而是蓄力長遠的發展。毫無疑問,改革創新讓勞動者嘗到了甜頭,但未來還有巨大的創新發展潛能尚待開發。唯有啃下一塊塊改革的“硬骨頭”,才能釋放助推就業的持久動力。在經濟增速換擋的特定時期,著眼于經濟發展與促進就業的良性互動最為重要。如果我國億萬勞動者都能投入創業和創新、創造,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就業持續發展的“發動機”就一定會換代升級。(韓秉志)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