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達沃斯提“雙引擎”有何深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24 19:44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資料圖片:1月2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全會發表特別致辭並回答提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21日下午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年會全會,併發表特別致辭。李克強強調,中國經濟要實現“雙中高”,必須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隻手”,開啟“雙引擎”——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要改造傳統引擎,重點是擴大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補齊“短板”。(1月22日新華社)

  中國經濟開啟“雙引擎”的提法或許是第一次聽到,但它的實質內容我們卻並不陌生,即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是“克強經濟學”的核心內容,也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

  回首中國30年多年的改革,很多時候權力邊界是在政府和民間的互動中逐漸約定的。1978年,生活困苦的小崗村村民冒著生命危險實驗“包産到戶”,後來,“包産到戶”得到市場肯定,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關村的科研精英們在擔憂中下海,之後,政策寬鬆,鼓勵他們大膽創業。

  底層嘗試突破禁區,輿論呼籲,高層肯定,最終消除障礙,達成改革共識。如果説這種改革像“摸著石頭過河”,那麼我們今天的改革則更像“先搭橋再過河”,偏向於頂層設計,或者説政府認識到問題後開啟“自我革命”,主動放權,同時鼓勵基層勇於創新。

  2014年,李克強總理共主持召開了4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21次事關“簡政放權”,改革的力度可見一斑。當然,“放權”不等於“不管”,而是要“放”、“管”結合,放下不該管的,管好能管的。

  改革實際上就是一個“放權”的過程,要不斷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營造一個寬鬆的市場環境。不管是小崗村村民,還是中關村的創業者,他們的成功都得益於寬容的政策。今天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需要一個公平、自由的市場環境,從而釋放民智民力,豐富經濟形態。在這方面,政府的主要措施是“放開”:下放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實行註冊資本登記制度降低企業門檻……通過抽回那只“閒不住的手”,提高市場主體的運行效率。改革的效果也是明顯的,2014年,中國經濟頂住了下行壓力,就業不減反增,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300萬。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人才,人才培養離不開政府提供的教育等公共服務。在“管”的方面,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偏重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忽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導致教育、衛生醫療、生態環保等公共産品和服務投入不足。於是,我們看到經濟總量增長很快,但環境資源的損耗太大,經濟增長模式比較粗放。

  現在,提出要改造傳統引擎,補齊“短板”,其實就是要轉變政府職能,進行體制創新,從一個“經濟建設型政府”走向一個“現代服務型政府”。這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主要依靠投資轉向依靠效率。試想,如果政府提供的義務教育、職業培訓等公共服務充分到位,就能提高勞動者的知識和技能,從而促進企業提高運行效率。通過健全公共服務來提高全民素質、培育創新環境,是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需要健康的肌理,需要正確地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而“雙引擎”,一個旨在形成有活力的市場,一個有助於打造治理能力強的現代政府,兩者配合得當,將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經濟發展。(武曉娟)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