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國家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提出部署加快鐵路、核電、建材生産線等中國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提升合作層次。 而推動核電等技術裝備走出國門,在2014年也首次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中。近年來,國家領導人外事訪問中,高鐵、核電等中國製造更是成為中國對外新的國際“名片”。 國家發改委日前公佈的《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中明確指出,約99%的境外投資項目將取消核準,改為實行備案管理制度。新措施將大大降低“走出去”難度,為中央推進“一帶 一路”戰略消除投資障礙。也讓鐵路基建及核電等具備“走出去”條件的企業獲得了實惠。 在諸多政策大背景的支持下,推動我國具有規模、技術等優勢重大裝備和富餘産能走出去實現互利共贏,不僅是深化與擴大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機遇和抓手,還可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也有利於促進國內産業優化升級。 以核電為例,目前由中廣核牽頭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控制棒驅動系統研發”科研項目已獲科技部專家組驗收評審,這意味著國內企業已完全掌握適用於12英尺和14英尺燃料組件的控制棒驅動系統關鍵技術。我國三代加國産化技術基本成熟,低人工施工設備成本,也讓中國核電建設成本具有明顯優勢,同時,國內三大核電設備製造集團的産能足以保障核電設備出海。 科研項目的突破不僅打破了國外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實現了核反應堆心臟的自主國産化同時,也給核電出口注入一陣強心劑。 而核電只是中國製造裝備團隊中的一員,中國製造形象的重塑,讓中國面對廣闊全球市場時,既具備了內在動力也具備了實際的能力。 “大力開拓鐵路核電等重大裝備國際市場創新對外合作模式;以鋼鐵、有色、輕工等行業為重點推動國際産能合作;鞏固通信、電力、工程機械等成套設備出口,支持企業採取境外並購、建立海外研發中心等方式提高跨國經營能力;完善支持政策,用好外貿發展專項資金;加強境外投資監管,防止惡性競爭。”更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給中國裝備製造指出的明確方向。 核電、高鐵雙龍出海打好攻堅戰,將一流的技術、製造以及設計施工、運營帶到世界,讓中國的整體工業體系技術得到世界的認可,從而更廣泛的帶領國內裝備也走出去。(記者 丁姚)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