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26 15:36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體: 打印本頁

    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措施。包括引江濟淮、滇中引水等眾多跨世紀的宏偉工程將上馬。這涉及到172項,總額6000億元的投資,將通過專項過橋貸款、財政貼息等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吸引民間投資。

 

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以公共産品投資促進穩增長調結構等措施。

會議認為,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積極的財政政策必須加力增效。為此,下一步要推進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在內的公共設施建設,擴大有效投資需求,推動結構調整和相關産業發展。

會議指出,去年以來,有關部門和地方按照國務院加大公共産品供給的部署,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目前納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57項已開工建設,27項擬於今年內開工,其餘的要抓緊前期工作,條件成熟的應儘早開工。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上述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總投資約6000億元左右,這些項目部分已經獲得批復,比如陜西引漢濟渭、新疆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等,都是當地最大的水利工程。其中不少還是跨世紀工程。比如引洮供水(引黃河支流洮河到甘肅中部)在1958年6月就已經動工,但是此後因為財力不夠而終止。

根據水利部的安排,引江濟淮、滇中引水等正在加快前期工作,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動工,其中引江濟淮總投資就將達到700億元左右。

對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程曉陶認為,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實施跨區域調水很有必要。原因是,過去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是現在城市人口相對集中後,很多地方比較缺水,“農村缺水可以挖口井,城市不能採用這樣的方法”。

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學者認為,未來水利投資還將繼續增長。

重大水利項目投資將加快

根據常務會議的要求,水利投資要落實目標責任制,加快項目審批和資金下達,力爭今年7月底前完成新開工項目的可研審批,中央財政用於續建項目的專項資金5月底前全部下達,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6月底前下達90%以上。

另外要對相關省份和重點項目開展專項督查、掛牌督辦,進度嚴重滯後的要及時調整投資計劃和資金預算,並督促整改、相應問責。使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按期保質順利推進,更好發揮促發展、惠民生的效益。根據了解,近年來水利等中央投資的資金下發加快,項目審批的步伐也在提速,今年則更是如此。

此前2014年10月前,國家用於水利建設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已全部下達完畢。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指出,在當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必須要保持經濟穩增長,加快水利投資,實際上是對農業“補短板”,對於穩定農産品價格等都有作用,另外政府花錢治理大江大河對於生態環境也有重要作用。

“現在的大水利工程作用很多,不僅要有發電等經濟功能,防洪治污、疏通航道等社會功能需要更加凸顯。”他説。

根據此前官方發佈的消息,上述列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將在2014年-2020年分別建設。工程建成後,將實現新增年供水能力800億立方米和農業節水能力260億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積7800多萬畝,使我國骨幹水利設施體系顯著加強。

這些水利項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涉及農業節水、引調水、重點水源、江河湖泊治理、新建大型灌區等。加快建設這些重大工程事關民生福祉,有利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對當前穩增長也有重要意義。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近年來水利行業投資在加快。其中2014年水利建設投資達到4881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627億元,分別較2013年增長11%、15.6%。2014年全國水利管理業投資26.5%,投資額達到6290億元,分別高於2013年增速21.3%、投資額為5318億元的數字。

根據此前水利部總規劃師兼規劃計劃司司長周學文透露的信息,“十二五”期間水利建設總投資規模約2萬億元,其中中央投資約1萬億元。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慧勇指出,目前現在投資水利的力度還不夠,還應該再加大,相關的金融政策也還不夠放寬,對於民間資本的利用不夠充分和高效,未來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大水利就好比大果實,小水庫就好比小枝葉,只有枝繁葉茂,整個長江黃河流域才能真的水資源被充分利用。所以,未來水利的投資只會繼續增長。”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擬定在今年以及十三五期間動工的項目,不少都是當地近年來最大的水利工程,有的甚至是跨世紀工程,投資項目巨大,需要有好的手段解決融資問題。

比如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總投資339億元,作為珠江-西江上的防洪控制性樞紐工程和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基礎設施建設的標誌性工程,在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就已經提出。

引洮供水(引黃河支流洮河到甘肅中部)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提出,一期在1958年6月就已經動工,但是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1961年6月停建,只到2006年11月一期才開始正式開工,2014年12月28日正式通水。今年則將進行第二期建設預定今年開工,總投資為120.2億元。

滇中引水思路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已經提出。2003年底雲南省和長江水利委員會簽署了《〈滇中調水工程規劃〉合同》,擬在滇西北虎跳峽進行水電開發的同時,引水進入滇中地區。工程總投資估算680億元,建設工期10年,年調水量34.2億立方米。輸水總幹渠全長877千米。

引漢濟渭工程概念在上個世紀90年代提出,1993年進行勘探,渭河流域綜合治理五年規劃(2008年-2012年)》,提出引漢濟渭調水工程內容。其投資達181.7億元。

引江濟淮工程則為安徽的南水北調工程,輸水線路總長約1280公里,總投資在700億元。此前水利部曾擬定滇中引水、引江濟淮在十三五開工。而地方則希望能夠加快步伐,例如安徽希望今年開工引江濟淮工程。

目前大批的項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此前指出,遼寧猴山水庫、湖南莽山水庫、福建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等47項重大工程,目前正在委託諮詢機構開展評估。

而除了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以外,如何通過好的收益回報啟動民間資金是重大水利工程投資需要解決的問題。

劉慧勇指出,國家可以把政策放寬,比如現行的項目資本金制度(項目資本金比例指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資本金佔總投資的比例,)的門檻可以降低,20%是個很高的門檻,真正項目啟動5%就足夠了,一些發達國家就是這樣做的。

他指出,現在水利投資對民間企業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像金沙江、雅礱江的水庫項目都是被大公司壟斷的,很多項目運作遲緩甚至很多擱置。

國務院常務會議則指出,下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通過專項過橋貸款等方式,為地方開展水利建設提供過渡性資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可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籌措建設資金。同時要用改革的辦法,通過財政貼息或其他市場化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而由於水利設施很多涉及到城市水源地的保護,不能簡單地通過旅遊開發或商業地産開發等方式進行商業化,但是通過水價調整,可以提高增加投資的回報。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用市場化引入企業和私人投資,解決“錢”這個水利投資的核心問題。針對這點,國家可以在進行過橋貸款、財政貼息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政策,讓企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利好。(定軍 張利蘭)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