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7%”? 中國下調經濟增速目標的四重考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5 19:5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體: 打印本頁

    一如市場預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2015年經濟增速目標從去年的“7.5%左右”下移至“7%左右”。

  為何是“7%”?沿著時間的坐標看向未來,在2015年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個歷史節點的到來就僅剩五年。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表示,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其中第一個一百年,就是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20“翻一番”的要求劃定了未來六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大任務。由該目標反推,7%左右的增速足以讓中國在2015年趕上全面小康的進度。

  長遠發展目標外,短期的區間管理也是中國經濟增速目標制定的一個重要視角。過去十年間,中國經濟增速目標曾連續七年鎖定8%。官方當年之所以反復強調“保八”,一個重要理由就是經濟增速與就業增長之間的對應關係。

  當下,官方穩就業的政策力度得到了進一步強化。雖然市場曾反復猜測官方能接受經濟增速下限的數值,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所謂的下限就是就業不出問題。

  不過,和“保八”那些年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經濟增長中服務業的貢獻在2014年已經接近半壁江山。單位服務業增長對就業拉動是製造業的1.3倍,這意味著就業對經濟增速剛性需求正在下降。

  據測算,當前中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可以新增加就業超過170萬人。2014年,中國7.4%的經濟增速帶來了1300萬的新增就業。考慮到GDP龐大的基數和結構的變化,7%的增速足以在2015年帶來和去年相同的就業增量。

  “翻一番”和“穩就業”這一長一短期的兩個需求共同劃定了中國經濟增速的下限,而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中國經濟內在稟賦的變化和調結構,轉方式等政策措施的要求則共同降低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天花板”。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領域最熱的詞彙莫過於“新常態”。新常態下,除了確保經濟不失速來穩住就業,官方一個重要政策取向就是淡化對GDP的過度強調,以免各地因繃得太緊無暇轉型甚至重走老路。

  這一思路在本屆領導人履職後得到充分體現。中共十八大後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穩增長”僅出現兩次。次年,官方又為經濟增速增添了“不會帶來後遺症”的要求。

  201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官方更是明確詮釋了新常態的內涵,要求主動適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此番GDP下調正是上述要求的具體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與“下調”相呼應,官方制定預期目標時還使用了“左右”二字,這一做法進一步增強了政策的靈活性。

  “左右”所對應的空間拓展,説明7%不是一個剛性要求,而是一個區間概念。這意味著,2015年,在複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中,中國不同季度的GDP增速無論比7%高一點還是比7%低一點都將被判定為正常。而官方將繼續保持定力致力於經濟升級,不會因短期增速波動而重走老路。(記者 周銳)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