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要讓“三農”變身“強富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8 19:36 來源: 一財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持‘三農’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這是李克強總理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三農”最強和最重關注的表達。“強、富、美”凝成了李克強厚重的三農情結,這既與他大國總理的職責相關,也與他早年求學和插隊的經歷有關。

在履新總理之際,李克強提及他曾經是安徽鳳陽的插隊知青,當時那裏是中國農村出了名的窮地方,後來則是中國農村承包制改革的發源地。1977年高考後,李克強是在田頭鋤地時得到高考錄取通知消息的。後來李克強的碩士畢業論文《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博士畢業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都與三農息息相關。

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這樣提及三農,他説:“農業是擴內需調結構的重要領域,更是安天下穩民心的産業。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推進農業現代化。”對比兩年的措辭,農業現代化都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主攻方向。

除了政府工作報告兩提“重中之重”外,從2004年到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十二鎖定“三農”,這些都體現了中央對“三農”的高度重視。當然,“三農”長期被高度重視本身也説明其難度較高,問題不易解決。比如城鄉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農業邊緣化與農村空心化等都有加大加速的趨勢,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時,就説“農業基礎薄弱”。

正因如此,為“三農”問題找出妥善的解決方案,可以説是追逐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人願意看到一個城鄉分裂的中國。

三産融合振興農業

中國城鄉發展的不平衡,甚至稱之為割裂也不為過,但多數人只以為這是城鄉經濟社會的差距,其實産業結構上的割裂也相當嚴重。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地方農産品大豐收,結果價格大跌,産量越大越賣不出去,最後農民苦不堪言。這些經過媒體報道後,城市裏一些群體會發起集體採購,買些愛心橘、愛心香蕉之類,但這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針對這些問題,一號文件提出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當然,緩解上述問題絕非三産融合唯一效果,甚至僅僅是其一個副産品。因為三産融合在韓國、日本已經大面積的推廣,被稱為“六次産業”(1×2×3=6)。根據這一概念提出者的設想:農業不僅僅是耕種農作物,還要延長産業鏈,農民還要自己搞加工,自己搞物流、經營、流通,把第二、第三産業都包括進來。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引導農民瞄準市場調整種養結構,支持農産品加工特別是主産區糧食就地轉化,開展糧食作物改為飼料作物試點。”農民如何瞄準市場?這就是當前工作的難題,這就需要六次産業的融合,比如第三産中的信息服務做到位,不要求每一個農民都要緊盯市場,而是由專業的機構或者個人去負責信息採集,瞄準市場動向,然後再反饋給有需求的農民,這也符合李克強説“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要求。

同樣,主産區糧食就地轉化也是三産融合的思路,轉化就是“農業深加工”,這就可能涉及到第二産業,比如有些糧食作物可以改為飼料,還有些質量不好或者廢棄的作物可用作生物燃料。

這些舉措不僅是一種技術組合,更是一種理念的更新。因為農業的發展已經不能僅僅依靠自身,急需拓展農業的外延才可能攫取更多的資源,才能振興農業。誠如有專家所言,農業是融生産、生活、生態功能于一體的産業,要從初級的農業種養業催生和拓展出加工、流通、銷售等新環節,形成“一産接二連三”的互動型、融合型發展模式,打造“六次産業”。

甚至我們可以想象,在工業從“3.0”升入“4.0”之際,也能把中國農業從“1.0”(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小農經濟)帶入“2.0”(機械化生産為主、適度經營的“種植大戶”時代)乃至“3.0”(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特徵的農業)。傳統農業的勞動生産率千百年來都已經鎖死,必須通過機械化乃至智慧化的方式越級提升,否則農業永遠沒有出路,如果農業沒有出路,那麼農民和農村也就沒有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六次産業”已經在部分地區開花結果了,比如江蘇、上海等地的茶場、農場,就打造了一條“生産+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鏈。最近風靡網絡的“褚橙”、“柳桃”和“潘蘋果”,由於褚時健、柳傳志、潘石屹這樣的知名人物變身“新農人”,借助電商平臺推廣農産品,他們在給中國傳統農業上一堂“高大上”的公開課。

不過,這些做法還是新鮮事物,如何推廣乃至在更高層面促進三産的融合,還需各種嘗試和探索,尤其是向日韓等國學習,然後各級政府和部門推出更加細化的鼓勵與引導措施。

讓農民工不再心酸

城鄉的差異並不限于表面上的經濟收入、基礎設施等差異,在城鄉的兩類居民,身份的不同背後還有不少法律權利的兌現程度、實現水平的差異。對於城鄉這種差異,感受最為真切的莫過於2億多的農民工。

李克強3月7日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説到他去貴州考察,與農民工有一番讓人有感觸的對話,這引人深思。當時在一個高速公路服務站,李克強看到了一群農民工,他們是從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回老家貴州過春節的。總理就問他們有什麼願望,他們中的多數回答説,想回貴州就地打工就業。

總理問他們為什麼,他們回答,“老娘在家,孩子在家,出去十多年了,沒有盡到孝,沒有盡到責任”。李克強又問他們在外地過得怎麼樣,他們當著總理的面就流淚了。總理又問“怎麼了?”他們説“心酸”。原來,他們很難完全融入當地,很多待遇是不平等的,不只體現在社會公共服務,還有企業薪酬。所以,他們説,多數人想回家……

據稱,總理講述自己的這段感觸時,現場鴉雀無聲,代表們被總理的民生情懷深深打動。其實,不只是在座的代表,即便是面對屏幕的廣大讀者網民都會感動,因為總理説到了我們的心坎上。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誰沒有接觸過農民工?只不過,很多人沒有像總理那麼深入地去調查和了解。

對於大量城市居民而言,他們不需要考慮自己的子女能否就近入學,尤其是能否順利參加中高考,哪怕遭遇到了一些不公平待遇,他們總有正常溝通的渠道和解決方式。但是對農民工而言,他們很多就像漂在城市表面的浮萍,根子不在城市,他們因為戶籍的關係無法享受很多作為普通公民的法律權利。

如果農民工退歸鄉村,有很多權利無法享受,問題也並不大,因為周圍的人也是如此,沒有對比就沒有差別。但是在城市,這種權利的差異性太過於明顯,他家的孩子可以進入設施齊全的公立學校,你家的孩子只能進入破落無助的打工子弟學校,這種差異不僅會刺痛農民工這一代人,更會傳導到他們的子女,甚至讓階層流動陷入停滯。而這些弊端,積累得越久,其矛盾爆發的概率也就越高。

從這個角度而言,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大目標就是讓這些外來農民工不再心酸,不再需要向總理哭訴。這既是李克強述説這個故事的初衷,也是億萬農民工的心願。

從城市入手化解“三農”

農民工心酸的問題表明三農並不只是要求農村就地解決,有些問題需要從城市入手。李克強總理在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三個1億人”:第一個“1億人”是促進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第二個“1億人”是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第三個“1億人”是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這裡面相當比例就是農民工,要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就必須協助他們跨過雙重門檻。

一道門檻是制度的,以戶籍制度為代表的制度設置鎖定了城鄉二元的格局,儘管去年出臺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取消農業與非農業戶口區別”,但是名義上的區別還不足以解決實體權利上的差異。在不少城市,沒有當地戶籍,買房買車辦牌照都有各種障礙,不要説農民工,就連普通白領都無可奈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抓緊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對已在城鎮就業和居住但尚未落戶的外來人口,以居住證為載體提供相應基本公共服務,取消居住證收費。”“落實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完善後續升學政策。”這些為解決農民工心酸的問題指引了方向,但是我們也要防止一些惠民政策落地不能兌現或者打了折扣。

另一道門檻是市場化的門檻,這種門檻雖然普遍存在於各國,但在中國尤為突出,因為它被前述的制度門檻強化和扭曲。比如,農民工要想在城裏安居樂業通常都需要住房,而目前城市的住房價格水平通常都高於農民工的收入水平,儘管這是市場供求關係所致,但是追根溯源,農民工難以買下房子因為無法申請公積金貸款,他們無法獲得高收入也源於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恰是前面制度門檻和城鄉發展水平差異的結果。

一號文件提出“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立財政轉移支付與市民化挂鉤機制,合理分擔農民工市民化成本。”這可以解讀為:城市主政者要加大對於外來人口的財政投入,對於公共服務的責任承擔,不能局限于戶籍人口,至少是要覆蓋到常住人口。

所謂均等化就是:一方面,既包括在城市裏的公共服務不因戶籍差異而被歧視,也包括提升農村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追趕城市;另一方面,既包括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機會也要均等,也包括享受該服務的水平均等。李克強還提到:“制定實施城市群規劃,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化。”公眾可以期待城市群的功能會大大加快這種均等化進程。

當然,在均等化還難以很快到位時,城鄉的政府部門也還是有改進服務的空間,讓農民工少些心酸。政府部門可以用高效、優質、真誠的服務彌補由制度和市場造成的社會裂痕,比如在涉及農民工的婚姻、子女的教育等方面,政府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減少他們奔波、分離之苦。尤其是在服務態度上,對農民工或其他外來人口,公務人員完全可以有一副更溫暖的笑臉。(作者 田享華)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