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熱議“克強風格”記者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20:08 來源: 人民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李克強就任總理後的第三次中外記者會,吸引了多家外媒連續數十篇文章的滾動報道和會後廣泛的解讀評論。有人從中讀出了中國經濟未來走向的“利好”,有人認為中國政府彰顯了自己的國際觀和歷史觀,還有媒體總結出這場記者會展現的“克強風格”。

    香港《文匯報》在報道中寫道,從進場後“紳士般地”張開雙臂,示意同伴一齊落座,到記者會結束後破例“追加答問”,總理的記者會低調卻有章法、有底氣。

    文章評論説:“平靜、深廣、開放、有活力,這是李總理向世界傳遞的‘中國信號’。”

    總理的第三年任期從一開始就釋放新風

    記者會一開始,善於觀察的媒體就發現了記者會新風:“中國人海外置産”、“中央政府對港政策”,記者們的尖銳問題層出不窮,始終考驗著李克強的“急智”。

    有媒體評價:“從對於犀利提問毫不回避,到多次用自己的個人經歷精彩作答,總理的第三年記者會從一開始就釋放新風。”

    “新風”不僅包括尖銳問題,也包括總理緊跟時代的“新詞”。面對記者“是否擔心新興業態衝擊傳統行業”的提問,李克強在回答中不僅透露自己在網上買書的經歷,還引用了IT行業的流行語:“最近互聯網上流行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會場的兩個“意外”則更被媒體津津樂道廣為傳播。原本西班牙埃菲社記者獲得提問機會,但沒想到這位老兄一時“手慢”,被坐在一旁的奧地利記者一把“搶”過話筒,就克裏米亞問題尖銳提問。

    主持人宣佈整場記者會結束後,一位記者在台下大聲“喊話”,希望總理回應中緬邊境問題。已經起身的李克強聽清問題後重新回到座位,破例追加了一個回答:“這是一件讓我感覺痛心的事情。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堅決維護中緬邊境的安全穩定,堅決保護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産安全。”

    台下的記者為總理的回答送上一片掌聲。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稱,這是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人大閉幕後的新聞發佈會上發出“最引人矚目的警告”。

    有評論文章梳理後認為,本次總理記者會首次出現《新京報》、《赫芬頓郵報》這樣的都市報和純網絡媒體的提問,展現了越來越開放的思維。英國《金融時報》則從記者提問的角度評論説:會上既有“全民閱讀”這樣的柔性問題,又有環保、二胎這樣的敏感問題,而且二胎問題還是由央視記者提出。

    外媒總結李克強“接地氣”三大絕招

    “你的中文説得這麼流利,不知道有沒有在中國買房?當然,我們是歡迎的。”當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就“中國人海外購房”犀利提問後,李克強笑著反問這位記者。急智和幽默立即引發現場的一片笑聲。

    事實上,面對中外媒體17個問題,李克強的快速反應、幽默回答,迅速引發了網民的廣泛討論。

    回答網購相關問題時,李克強説,他最近在網上買了幾本書,但避免廣告之嫌不能透露書名:“但我很願意為網購、快遞和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做廣告。”聽到記者自我介紹“中央電視臺記者、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總理笑著對他説:“你的面孔我很熟悉,不用做廣告。”

    而對於“創業是個人的事,政府為什麼操那麼大心”的質疑,總理首先微笑回應:“謝謝你讓我少操心,但我不能不操心啊!”並隨後進一步闡釋了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心與清障搭臺的舉措。

    境外媒體也在報道中爭相引用總理回答的“妙語”。李克強在記者會上宣示繼續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他説:“(簡政放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以《中國總理説:改革是‘拿刀割自己的肉’》為標題報道這一內容,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則進一步解釋説,李克強這是在警告改革路上還將有很多痛苦,但前途是“光明的”。

    台灣中央社評論認為,與前兩年的記者會相比,李克強當天回答的財經議題明顯偏多,凸顯他擅長的領域。但不時穿插小故事及幽默口吻,則維持了他的風格。《旺報》還總結出李克強總理“接地氣”的三大絕招:第一招是説百姓聽得懂的話,第二招是從百姓視角去關注民生,第三個制勝絕招則是愛“説故事”,親民、真誠,又有説服力。

    李總理“客觀冷靜”掃除外界對中國經濟的疑慮

    除了這些有趣的語句和花絮,總理在發佈會上透露的“幹貨”信息更是引發全球媒體的熱烈討論。

    面對“中國在輸出通縮”的質疑,李克強引用數據專業回應,中國是“被通縮”;聽到“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的觀點,總理笑言“總有種被‘忽悠’的感覺”;對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上搭便車”的指責,總理言簡意賅乾脆作答:“中國這麼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

    至於那句“我們‘工具箱’裏的工具還比較多”的表態,更是被國內外許多媒體做成了醒目標題。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暗示著如果中國經濟放緩,政府會有所動作。美國彭博社認為這是總理透露的明確信號:如果影響到就業,政府就會刺激經濟增長。日本《外交學者》的標題更加直白:“不!中國不會倒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隨後的報道中評價,李總理對中國經濟的評價“客觀冷靜”,同時掃除了外界對中國經濟的疑慮。德國財經網則更加專業地分析認為,李克強總理承諾要給企業更大靈活性,減少政府權力,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這將“給中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傅旭)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