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超預期 央行再次打出“普降+定降”組合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19 21:28 來源: 經濟參考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時隔兩個多月,央行再次打出“普降+定降”的政策組合拳。4月19日,央行宣佈自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的支持力度,自4月20日起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可執行較同類機構法定水平低0.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

    市場對此次降準並不意外,最近,央行多次通過在公開市場下調逆回購中標利率的方式來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逆回購利率已從年初的3.85%降至3.35%,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儘管效果顯現,但仍需通過進一步擴大降準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基礎貨幣投放問題。

    不過,此次1個點的降幅還是被很多機構認為“力度較大”。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表示,這次降準力度明顯超出市場先前預期,一改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歷次0.5個百分點的調整幅度,同時將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相結合,預計全銀行業至少釋放資金超過1.3萬億元,有利於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為實體經濟創造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從長期因素來看,外匯佔款增長出現階段性放緩的背景下,全面降準是必然的選擇。央行上周公佈的金融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外匯佔款餘額26.82萬億元,一季度減少2521億元,同比少增1.04萬億元。也是受到外匯佔款大幅減少因素的影響,一季度末,M2(廣義貨幣)同比增長11.6%,也未達全年12%的調控目標值。“我國流動性傳統補充渠道外匯佔款發生了逆轉,從以前的持續增加變為減少,即使不考慮穩經濟,也有必要下調存準率以補充因外匯佔款變化而引起的流動性缺口。”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主管周景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而從短期因素來看,地方債務置換所帶來的流動性衝擊也成為此次降準的重要依據之一。華創證券分析稱,2015年債券的供給衝擊不容小覷,不僅有置換的1萬億,還有新發的6000億元地方債,債券供給增加的預期抬升了利率債收益率。在巨大的供給衝擊下,銀行預計還會是債券的主要投資主體,因此為了防止利率的進一步抬升,貨幣政策必然成為一個被動的“接盤俠”,這也是積極財政政策背後貨幣政策的配套與銜接。除了對衝外匯佔款之外,地方債券供給或將成為另一個降準的重要考量。

    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表示,從銀行角度來看,金融改革深化、利率市場化推進已經改變了傳統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遊戲規則。存款保險制度跟進以後,出於金融審慎考慮的高準備金需求變得不再關乎穩定的根本。這時大幅降低存準,符合改革的需要。也有助於推動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快向輕資産、節省經濟資本、獲取穩定回報的業務轉型。

    周景彤還表示,本次降準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並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表明中央繼續兼顧對三農和中小微領域的定向支持,穩增長的同時兼顧調結構。

    楊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宏觀政策動向來看,1季度GDP、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等多項宏觀經濟指標低於預期,3月份M2增速下降到11.6%,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在高杠桿率、産能過剩、需求不振等多重負面因素制約下,更多的區域性行業性隱性風險有可能進一步顯性化,拖累經濟復蘇。因此宏觀調控政策務必將“保增長”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注入重組流動性,為調結構、促改革贏得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出於穩增長和控風險的需要,從目前的經濟走勢來看,今年下半年至少還會有1-2次降準和1次降息出臺。”楊馳表示。(記者 張莫)

責任編輯: 王驍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