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監管,讓企業成為責任主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24 07:4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我國産品質量抽查合格率達92.3%

質量監管,讓企業成為責任主體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5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加強質量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政府通過做好“放活”“善管”、形成“共治”,來發揮企業的質量主體作用。 

  “放活”,即要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和生産許可,還權于企業,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質量主體、責任主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李俊認為:“此前,政府在質量工作中的確存在一些理念、措施的偏差和誤區。”因此,今年《行動計劃》就明確提出“進一步減少和下放質量安全準入類行政審批事項,研究建立質量安全監管權力清單、責任清單”。

  “善管”,即加強對市場的事中事後監管,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李俊説:“要做到‘善管’,一要以保障質量安全為目標來確定監管範圍,而不是面面俱到,二要基於有效監管之需,進行監管方式的完善創新。”《行動計劃》提出的“以大中型醫療機構為基礎,建立産品傷害監測體系”“加強農産品、食品藥品、食品相關産品質量安全監測”等,都顯示了質量安全監管重心向重要産品和重點領域傾斜、監管方式不斷創新的特點。

  “共治”,即社會共治,在政府之外,充分調動行業組織、新聞媒體、市場仲介組織、消費者等各方力量,廣泛參與質量治理。

  數據顯示,我國質量發展仍然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一些領域的質量問題依然突出。2014年我國産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雖然達到了92.3%的歷史高位,但仍有23種産品的抽查合格率不足80%。在中國消費者協會2014年統計的消費者投訴中,質量投訴的總量達到28.39萬件,質量投訴在總投訴中的佔比仍然高達45.8%。而在國際市場,國家外文局2014年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有62%的海外受訪者擔心中國品牌的質量不過關。

  為此,今年的《行動計劃》圍繞加強質量、標準、品牌建設為工作重點,確定了4個方面18條共102項具體任務。

  “一方面,我們將通過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來夯實品牌建設的質量基礎。尤其是針對我國産品在非洲信譽受損,進口國政府認為我國有意向非洲國家傾銷劣質産品的突出問題,提出輸往非洲産品質量提升轉型行動,以高質量來改善品牌形象。”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另一方面,還將通過制定品牌評價國際標準,推動建立國際互認的品牌評價體系;推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企業品牌培育能力建設,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制定並推廣品牌培育評價準則;保護和傳承老字號,提升傳統産業質量水平等措施來推動中國産品到中國品牌的轉變”。(李心萍)

責任編輯: 馬路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