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4年對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作出總體部署後,中國總理李克強又拋出減稅禮包,希望以此助推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保形成合力,進一步築牢中國社保安全網。 李克強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借鑒國際經驗,開展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試點,鼓勵購買適合大眾的綜合性商業健康保險。對個人購買這類保險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按年均2400元(人民幣,下同)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 “減稅意味著官方在讓利”,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根據其初步匡算,對於月收入5000元左右的民眾來説,2400元的抵扣額度,意味著其如果購買相關的商業健康保險,每年可以少繳納120元個稅,這是政府邁出的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的重要一步。 官方近年來圍繞著商業健康保險頻繁落子的背後有多方面考量。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有助於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擴大就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民生改善。 從深化醫療改革的角度,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瑾告訴中新社記者,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是在利用市場的力量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更有助於社會整體醫療保障的可持續性。 從商業健康保險本身來看,其在中國保險市場“邊緣化”地位也是官方頻繁出手托舉的重要原因。 2013年,中國商業健康保險保費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僅為3.55%,而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在5%以上,發達國家則在30%左右。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係教授庹國柱表示,國內商業保險發展滯後的主要原因在於,對健康保險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到位。一些地方政府過度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水平,客觀上擠佔了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空間。 為改變這一情況,2014年8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發佈了“國五條”,從總體上對加快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做出部署。官方是否會捧出稅收優惠的真金白銀也開始引發各方關注。 人保健康副總裁董清秀告訴中新社記者,從國外發展經驗看,健康保險發展較好的國家都通過對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實施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健康保險發展。但中國目前對保險公司經營一年期以內的健康保險業務、個人購買健康保險都沒有實行稅收優惠政策。中國保監會隨後也明確提出,要加強健康險稅收研究,積極爭取出臺優惠政策。 市場期待已久的“紅利”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成為現實。官方的這一政策安排有望帶來多贏的效果。 郝演蘇表示,對於個人而言,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可以抵扣個稅,將有助於其避免可能出現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對於商業健康保險來説,其整個行業的生態都有望獲得提振。 郝演蘇分析説,不買保險仍需要繳稅,但買了則可以抵扣個稅。從最簡單的利害關係出發,就可以預測未來中國商業健康保險市場將迎來“增量購買力”。他強調,此次個稅優惠政策是官方在去年頂層設計的框架下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國近年來在民生保障領域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郝演蘇表示,目前,中國在養老領域也在準備和個稅優惠相關的試點,他希望商業健康保險領域個稅抵扣的做法能夠延伸到養老領域,“如果養老和重大疾病的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整個社會的穩定也就有保障,而且這對於中國邁出中等收入陷阱也有極大的裨益”。(記者 周銳)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