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 “中國裝備”理應多出去看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08 11:34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資料圖片

    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對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進行部署,要求聚焦鐵路、電力、通信、建材、工程機械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對接不同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促進互利共贏。(5月6日中國政府網)

    當下,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深入地融合到全球經濟中,企業面對的市場不再局于一隅,也不再局限于一國或者某個區域,企業所需要的生産要素將會在全球範圍內流動和配置。根據經濟學家林毅夫的估算,我國現在的GDP規模約佔世界的13%。在“經濟新常態”下,每年7%左右的增長意味著我國每年對世界市場容量擴張的貢獻率達到25%到30%。

    所以,中國企業應審視全球經濟發展形勢,適應中國經濟發展融入世界經濟新常態,快速融入國際市場。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是針對這樣的需求,要求鐵路、電力、通信、建材、工程機械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對接不同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   

    這些我國比較優勢的産業領域,在“一帶一路”的政策背景之下,“走出去”尤為重要。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少國家經濟比較落後,對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量比較大,發展經濟心情迫切,中國企業應以此為機會,將新産品、新技術、新經營模式推向國際市場。

    但必須注意的是,在國際經濟交往中,互利共贏是雙方合作交往的長久之道。對於很多企業來説,不能因為機會好,而急於求成。融入國際市場不僅對自身有利,對世界有利,而且對大家都有利。

    那麼,中國企業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首先,要沉得住氣,穩紮穩打,逐步做強做大。品牌、信譽和市場的認可都需要時日,通過不斷地與當地市場融合,逐步推進建設銷售、加工生産、售後服務等網絡。

    其次,進入當地市場,不妨與當地知名企業合作,既可以減輕當地消費習慣的阻力,也能學習對方處理本地市場的運營經驗和處理方法。比如中國高鐵,應先從合作建設開始,積累經驗,掙得口碑,再進一步推銷自己的高鐵系統。

    最後,合作的具體形式可以多樣化。就像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到那樣,要靈活採取投資、工程建設、技術合作等方式,帶動裝備等出口,説到底,裝備出海最終目的實現産品的“本地化”或“本地製造”,用質量和信譽建口碑、樹形象。

    世界這麼大,“中國裝備”理應多出去看看!(記者 陶瑞鋼)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