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獎應以稀為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13 07:22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文化部日前通報稱,將大幅壓縮全國性文藝評獎,大力解決獎項過多過濫、重數量輕質量問題。文化部原有各類全國性獎項41個,整改後共取消25個,轉出1個,只保留15個,減少60%以上。 

這回,整改不是説説而已,而是具體到項目,哪些獎項被壓縮掉,都能查到。比如取消文化部創新獎、全國戲劇文化獎;比如由文化部直接主辦的5項節慶活動,中國京劇藝術節、中國歌劇節、中國老年合唱節、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和中國原生民歌節,均取消評獎環節……如此幅度和力度的整改,令人欣喜。

設置文藝評獎的初衷,原本是為了發揮其引導示範作用,推動精品力作的産生。然而獎一多就濫,那麼多的獲獎作品,難道都是精品,都是力作?如果都是,它們的質量又參差不齊,究竟要“引導”到哪兒去?

曾幾何時,來者必獎,差不多成為一些“權威獎項”的潛規則。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許多年前,一位知名藝術家擔任評委會主任,評過之後,記者看他疲憊地走出來,就追問:“獲獎的有多少?”只見他苦笑一下答道:“真是不好意思啊,一共268個!”何以多到這種程度?因為“需要平衡”,那麼多的單位和作者、演員來了,辛辛苦苦,什麼獎都沒得上,説不過去。於是,獎項級別隨意設置,臨時名稱一大堆,來者必獎,皆大歡喜。

這種潛規則,如今連一般觀眾都心知肚明,但凡在電視上看到某項權威大獎頒發,只要鏡頭掃到某某著名演員,無須疑問,必是領獎者。而無緣獎項的,早就退避三舍,決不前來“丟醜”。

獎一多,權錢交易和人情照顧就有了空間。媒體經常詬病“雙黃蛋”“三黃蛋”,但是此“蛋”總是難以杜絕。評委自有苦衷,他們何嘗不想樹立威信?可是人情總比原則強,到頭來“最大公約數”便是“皆大歡喜”。可是真的達到皆大歡喜的效果了嗎?未必。公眾不滿,評委泄氣,獲獎者也有“含金量縮水”的委屈,“權威獎項”的信譽就要打折扣。一旦評獎成了人情的聚會,其優勝劣汰的作用就大大稀釋了。説到底,獎以稀為貴,只有堅持“單黃”,堅持少而精,堅持純正的“頂級”,你的藝術水準才會赫然屹立。

文化部的通報有這樣的表述:“端正評獎理念,嚴格評獎標準,規範評獎程序,減少或調整獎項設置和數額,加強對文藝評獎的監督,預防和杜絕各種不正之風,切實發揮文藝評獎的引導示範作用,推動創作出更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精品力作”。竊以為言簡意賅、針對性強。文化部已經開了個好頭,幅度與力度俱顯,能否帶來文藝好風氣,值得期待。(劉巽達)

責任編輯: 趙宇恒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