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選擇自主創業是時下一些年輕人的想法,他們也成為我們口中常説的“創客”群體。但剛剛開始“闖天下”的他們,並非一帆風順。創業知識欠缺、對市場把握不夠、金融資本不足等等,都令他們的創業道路艱辛曲折。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從高校教學改革、創業指導服務、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建設等多個層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予以支持。給力的政策+高漲的熱情,會迸發怎樣的火花? 大學生創業:熱情高,難題也多 這幾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現狀下,"與其與萬人擠獨木橋,不如自己創業"成為一些年輕人的想法。據有關部門粗略統計,現在每年有700萬左右高校畢業生,其中,自主創業人員佔總量2%左右。再加上往屆畢業生創業者,每年大學生創業群體約20萬人。數量不小的“創客”們熱情高漲,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勇敢邁出第一步。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也很骨感。根據國際創業界的普遍規律,大學生創業由於受社會資源、實踐經驗、市場競爭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成功者鳳毛麟角。大學生們的創業之路不僅艱辛,還坎坷。 難題一:缺乏必要的創業知識和創業鍛鍊 現在,高校的課程設置多以專業化培養為主,對學生全面多元發展的重視不足,對學生創業創新的培養也很欠缺。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規定高校開展創業教育不少於32學時、不低於2學分。但部分高校走過場、擺樣子、應付檢查、虛報數字的現象嚴重。不僅如此,在許多高校,開設創業課的老師本身沒有創業經驗,老師只憑課本知識講創業,很難對學生的創業實踐産生實質幫助。一些學校嘗試邀請校外企業家擔任創業教師,但這些人即使能抽空前來,也大多是概略地講講創業經歷和人生感受,隨意性較大,效果不理想。創業創新教育的投入不足,專業化程度不夠等問題,多少會讓步入創業之路的學生“先天不足”。 難題二:扶持力度不足,創業成本大 除了在校期間知識儲備和相關實習鍛鍊不足外,不少大學生“創客”在創業實踐中,感受到當前的創業就業環境並不理想。場地租賃、執照審核、創業補助、員工社保補貼等很多優惠政策在現實中還難以順利“落地”。對此,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吳江表示,我國創辦新企業的效率低且成本高。發達國家創辦一個公司平均是六道程序、一個星期,在我國平均是14道手續、38天。一般發達國家的創業成本不會超出個人創業者當年收入的1%,在我國則佔創業者當年收入的4.5%。 難題三:對創業資本的金融扶持力度不理想 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資金的嚴重匱乏。雖然這一兩年國家對大學生創業進行了政策性的金融扶持,但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吳江指出,國家實施的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門檻較高、手續煩瑣,實施效果有限。大多數創業大學生只能自籌資金創業。部分大學生也反映,銀行針對大學生的小額擔保貸款申請門檻較高,需要學生提供1名到2名擔保人,一般要求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在編職工。且貸款手續複雜、週期長、申報材料多。遼寧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局局長劉鑄説,從2009年到現在,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基地孵化了250多個企業,基本上沒有申請到小額貸款。雖然政府準備了5000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到現在基本上沒貸出去。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給年輕的“創客”更多保障 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以上種種困難,往往令創業的結果不盡人意,有很多創業者也因此中途放棄。基於這些現實的困境,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從高校教學改革、創業指導服務、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建設等多個層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予以支持。可以説,意見的出臺非常及時,也很必要。其中,要求在高校開設關於創業創新的必修課,並納入學分考核,引發人們廣泛關注。 意見要求,高校要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課程要納入學分管理,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不僅如此,意見中還強調建好一批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舉辦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同時,將提高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作為崗前培訓、課程輪訓、骨幹研修的重要內容,建立相關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行業企業挂職鍛鍊制度。 可以説,這次國家從課程設置、學分管理、教師培訓、實踐基地、創業大賽等多方面,給大學生創業群體提供了一攬子規劃,給予了“創客”們全套的專業培養服務,為有志於自主創業的青年提供了相當厚實的保障。對意見所涉及的在高校開設創業專業課,網民也表示出高的支持率。在新華網社區推出的投票調查中,71.84%的網民認為“很有必要,有助於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知識技能”。網友“與惰性抗爭”認為,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開設這樣的課程還是很有必要的。 網友“獨行的小木人”也認為,壓力山大啊,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吧,不過多學習一點本領還是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意見強調高校具有落實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責任。但要真正為大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也少不了全社會的支持和配合。正如意見特別提出的,要鼓勵社會組織、公益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設立大學生創業風險基金。這樣,與高校專業化的創業教育相配合,以公共服務帶動整個社會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將獲得全面的支撐。 給力的保障+高漲的熱情,未來的年輕“創客”們會創造出更多精彩。(王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