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社會辦醫 關鍵門檻要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10 07:20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五大舉措促社會辦醫健康發展,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康需求。這五大舉措,擇其要點概而述之,即是:

    一、簡化醫療機構設立審批,取消床位規模、地點等限制。二、支持通過股權、項目融資等籌集社會辦醫資金;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補助。三、探索以公建民營等方式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查中心,面向所有醫療機構開放;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四、落實社會辦醫各項稅收優惠,將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範圍,職稱評定等享受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五、完善監管,建立退出機制等。

    早在2014年1月,國家衛計委等有關部門就發佈了《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2015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又通過了兩個醫改文件,鼓勵社會辦醫、放寬中外合資合作條件。為何有了這麼多有利條件,社會辦醫還是沒有多大起色?

    這主要因為,上述“若干意見”強調區域衛生規劃和設備配置規劃,其實也就將社會辦醫納入了行政規劃,這實際上抬高了社會辦醫的門檻、抑制了社會辦醫的活力。此外,如果鼓勵社會辦醫只停留在規劃階段,只有原則性的支持而沒有具體化的舉措,也很難轉化成具體的推動力。因此,這一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推出了五大舉措,為社會辦醫進一步廓清空間。

    五大舉措中,取消床位規模起點要求及區域內醫療機構數量與地點限制,可以説具有釜底抽薪的意義。硬性規定辦一家醫院必須要有多少床位、一個區域內只能開辦多少家醫院,甚至連醫院建在區域內的具體位置,也要由政府説了算,這無疑是一種計劃經濟思維和行政萬能觀念。本質上説,辦醫院跟開面館並無多大差別,置多少床位跟擺多少張飯桌一樣,都是由具體的市場供需狀況決定的。何況起步小一點,風險可控,發展空間大,又有什麼不好呢?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將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範圍,讓私立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能享受到與公立醫院醫生護士同等的待遇。有了這兩點,患者才願意去就醫,醫生才願意去行醫,鼓勵社會辦醫才能真正有看得見的效果。

    總之,這一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五大舉措,降低了社會辦醫的門檻,對於從根本上破解公立醫院改革難題、公平合理地分配醫療衛生資源、滿足民眾多樣化的就醫與健康需求,都具有重大意義,期待它在實踐中能真正有執行力度。(朱達志)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