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動路線圖畫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25 08:27 來源: 上海證券報
【字體: 打印本頁

    【上證報記者 梁敏】

    中國經濟已經啟動創業創新這一新引擎,而現在“互聯網+”又為新引擎增添了新動力。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互聯網+”行動,通過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互聯網+”,促進協同製造、現代農業等11個重點領域的發展。

    會議還決定,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規模為3000億元,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帶動社會有效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用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打造公共産品和服務的經濟新引擎。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刪除了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

    “互聯網+”行動路線圖浮出水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儘管過去三個多月的時間,“互聯網+”概念股無數次站在風口隨著市場飛,但“互聯網+”到底該如何行動仍未可知。現在,國家推進“互聯網+”行動的路線圖終於浮出水面。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中,明確了推進“互聯網+”,促進創業創新、協同製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慧等若干能形成新産業模式的重點領域發展目標任務,並確定了相關支持措施。

    具體措施包括:清理阻礙“互聯網+”發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放寬融合性産品和服務市場準入;實施“互聯網+”新硬體工程,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核心芯片、高端服務器等研發和雲計算、大數據等應用;加快“互聯網+”開放共享平臺,開展政務等公共數據開放利用試點;加大政府部門採購雲計算服務力度,創新信貸産品和服務,開展股權眾籌等試點,支持互聯網企業上市等。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文件7天內必須下發的要求,《“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預計未來一週內就會正式出臺。

    其實,一系列動作表明,近期國務院已經在加快部署“互聯網+”。

    在推進“互聯網+”促進電子商務方面,5月份以來,國務院及國辦先後發佈《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兩大重磅文件。

    6月15日,李克強總理到工信部考察並召開座談會,重點強調的一項內容就是拓展“互聯網+”。其中,“互聯網+製造”是李克強關注的焦點,他多次強調中國製造要向“智造”轉型。

    接下來“互聯網+”行動相關政策還會加速密集出臺。分析人士指出,在《意見》出臺後,上述11個重點發展領域還會出臺相應的專項行動計劃。

    創業創新激發經濟新動能

    推動互聯網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對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意義重大。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很大下行壓力,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至7%,二季度或跌破7%。但李克強總理在本月初會見來華出席全球首席執行官委員會第三屆圓桌峰會的CEO們時,仍向大家堅定了中國經濟“保持7%左右增速”的信心。

    總理的信心來自哪?答案是集眾智者成大事。李克強解釋説,“中國13億人口、9億勞動力,把他們的智慧發揮出來,將會迸發難以估量的創造力、釋放難以限定的市場潛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中國經濟實現‘雙中高’既有決心,又有信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創業創新升級為經濟增長新引擎,隨後不斷出臺政策為新引擎“添油加火”。當時間步入6月盛夏,創業創新的“火焰”也越燒越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國務院共召開了4次常務會議,每次會議都會出臺創業創新扶持政策。

    最近的這一次則是用“互聯網+”助推。值得注意的是,在11個重點發展領域中,《意見》首個強調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就是“創業創新”。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互聯網的本質是顛覆和自我顛覆,在和傳統行業結合之後,會帶來很多模式上的革命和創新,為傳統行業注入新的生命力。而且,互聯網特徵是‘去中心化’,因此為大眾提供了平等的開放式平臺,這有利於創業型和創新型經濟的發展。”

    “互聯網+”鎖定11個目標

    【上證報記者 李雁爭 姜隅瓊】

    明確推進“互聯網+”,促進創業創新、協同製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慧等若干能形成新産業模式的重點領域發展目標任務,並確定了相關支持措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

    業內人士認為,指導意見對“互聯網+”概念落地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推動互聯網打破傳統行業障礙,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方面,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互聯網+協同製造”等領域將最先突破

    這次會議通過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明確推進“互聯網+”,促進創業創新、協同製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慧等若干能形成新産業模式的重點領域發展目標任務,並確定了相關支持措施。

    所謂“互聯網+”,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這樣描繪: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簡單地説就是“互聯網+XX傳統行業=互聯網XX行業”。

    根據介紹,現階段互聯網産業的國際競爭主要還是“中美對抗”,中國的網民數量是6.43億、美國是2.8億;手機上網用戶量中國5.27億、美國1.77億,但是信息經濟規模中國為2.18萬億美元,而美國達到了7.43萬億美元。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互聯網業務範圍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這也意味著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仍有非常大的國際市場空間。”馬化騰説。

    工信部部長苗圩認為,“互聯網+”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而“互聯網+先進製造業”最具備條件,這將成為“互聯網+”最先突破的一個領域。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推進互聯網在自身的生産、經營、管理、研發各個方面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産品的質量。總而言之,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苗圩説。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重點促進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生産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産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産業智慧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

    “互聯網+”重點建設信息基礎軟硬體

    這次會議提出了“互聯網+”重點領域的支持措施:一是清理阻礙“互聯網+”發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放寬融合性産品和服務市場準入。二是實施支撐保障“互聯網+”的新硬體工程,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核心芯片、高端服務器等研發和雲計算、大數據等應用。三是搭建“互聯網+”開放共享平臺,開展政務等公共數據開放利用試點,鼓勵國家創新平臺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線開放。四是加大政府部門採購雲計算服務力度。五是注重安全規範,加強風險監測。

    對此,業內專家解讀稱,政府消除相關政策障礙,進一步開放互聯網軟硬體平臺,將推動我國互聯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如芯片、雲計算、信息安全大發展。

    馬化騰在《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一書中説,互聯網+生態將構建在萬物互聯的基礎上,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ICT)與各行各業的跨界融合,推動行業增長、創新,並帶來大量“彎道超車”的機會。

    指導意見的落地將率先打開計算機行業上市公司的成長空間。

    廣證恒生研報分析稱,“互聯網+”將重塑計算機行業的商業模式。計算機行業上市公司的業務多以行業解決方案為主,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將使其從單純的産品、服務轉型為互聯網模式。

    具體來看,在政府大力倡導自主可控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國産化替代進程加速,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國産軟體廠商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此外,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和互聯網金融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信息安全領域的投入預計未來三年有30%以上的增長。

    支持互聯網企業上市制度建設已先行

    【上證報記者 李丹丹】

    從過去的經驗看,支持互聯網企業上市,一方面需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發行上市制度,適當降低門檻,另一方面需要清除特殊股權結構(VIE)企業境內上市的制度障礙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出要適應“互聯網+”特點,開展股權眾籌等試點,支持互聯網企業上市。從目前資本市場的改革方向看,註冊制、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戰略新興板等,均為互聯網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提供必要的制度環境。

    包括互聯網在內的新興企業的培育與成長,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但我國資本市場現有的市場體系和發行制度更多考慮傳統企業的特點,缺少專門針對高新企業、暫未盈利的創業企業的制度安排,上市門檻較高、注重企業盈利,導致新興企業難以進入境內資本市場,也有不少企業選擇遠赴海外上市。

    與此同時,受A股高估值的吸引以及美股監管嚴格的影響,今年以來多家在美上市中概股啟動私有化,計劃回歸A股市場。這些中概股多為互聯網科技企業,例如陌陌、中星微電子、奇虎360、世紀互聯等。

    但目前境內的資本市場尚缺乏承接中概股的整體制度安排,例如2012年發起私有化的分眾傳媒,2013年在美國成功退市,本計劃借殼宏達新材在A股上市,但一波三折至今未果。

    因此,從過去的經驗看,支持互聯網企業上市,一方面需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發行上市制度,適當降低門檻,另一方面需要清除特殊股權結構(VIE)企業境內上市的制度障礙。

    高層的態度已經明確。6月中旬發佈的《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積極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産業板。研究解決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性障礙,完善資本市場規則。

    在本月上交所舉辦的互聯網行業主題論壇上,上交所發行上市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註冊制與證券交易所市場分層作為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將極大地簡化企業發行上市程序、降低上市門檻,增加資本市場的包容度和覆蓋面,為互聯網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其中,註冊制將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互聯網企業上市審核的因素,包括盈利門檻較高、審核週期較長等。交易所分層則為這些企業上市預留出一個新的空間,在這個層面上,上交所市場正在積極擁抱互聯網。

    可以預見,上交所戰略新興板的推出將為互聯網企業、中概股回歸提供便利。此前在“上證2015中國股權投資論壇”上,上交所副總經理劉世安指出,戰略新興板建設的緊迫性十分突出。比如,一批優質中概股以及原計劃在境外上市的中國企業,正在研究如何更快地在A股上市。而目前境內資本市場還缺乏承接中概股的整體制度安排,從這個角度來説,戰略新興板的建設可謂迫在眉睫。上交所在註冊制改革背景下推出戰略新興板,對於承接中概股回歸將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中概股在回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制度障礙,上交所希望通過戰略新興板的推出,以及其他創新制度安排,為中概股回歸提供便利。作為全新的獨立板塊,戰略新興板將根據市場化原則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試驗田”作用。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