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雙降”出大招 實體經濟領“紅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29 07:2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打印本頁

    6月27日,央行發佈消息,自28日起定向降準並同時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後,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分別至2%和4.85%。這是央行自2014年11月啟動本輪降息降準“連環組合”以來,第四次降息、第三次降準。央行上一次在同一天宣佈降息和降準是在2008年12月12日。專家分析,同時降息降準,歷史上並不多見,突出兩個特點:一是定向降準,二是普降利率。這兩個特點給予了提振實體經濟鮮明的信號。

    力度空前 政策指向鮮明

    “這個政策力度是空前的,反映了央行力促商業銀行調整信貸結構的政策意圖和決心,同時也有利於穩定農業增長、支持農村發展特別是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在解讀此次“雙降”政策時分析稱,此次政策調整的基本特點是改變了以往交替運用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的操作方式,同步運用數量型工具與價格型工具,總量性政策與結構性政策並舉,體現出對宏觀經濟運行穩定和金融穩定的充分權衡。

    “貸款基準利率下調意味著總量性宏觀調控,而定向降準則專門面向為“三農”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針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致力於結構優化。”陸磊表示。

    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發佈的解讀報告則顯示:對“三農”、小微企業等領域降準,突出了政策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政策支持,同時,社會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不利於企業生産經營,不利於穩增長,意在通過降低基準利率來引導整個社會成本。

    疏通渠道 提振實體經濟

    對於此時央行如此信號鮮明的政策“紅包”,業內人士基本認為,確是“驚喜”,不過並不值得“驚訝”。“降息或降準還是預料之中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對本報記者表示,前期雖然貨幣政策一直強調是穩健型,但是從實際運行的情況來看是中性偏緊,尤其企業融資實際利率偏高,所以這次調整總體上是希望扭轉利率偏高和企業融資成本偏高的局面,為經濟增長創造一個更有利的貨幣金融條件。

    向松祚也分析認同了此次政策出臺符合預期。他指出,目前我國經濟各項指標(包括GDP、工業增加值、企業利潤、財政收入、CPI、PPI、PMI、出口、消費、投資等)仍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企業融資成本仍然居高難下,近期貨幣市場利率波動較大而且有上行趨勢,中央銀行需要採取措施遏制市場利率攀升勢頭,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疏通信貸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的渠道。

    “定向降準和降息同步進行是本次貨幣政策調整的一大亮點,意在實現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的前提下,更加有針對性地提高貨幣政策的效果,有助於進一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幫助促進下半年中國經濟的築底反彈。”中央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

    謀篇佈局 預調微調穩增長

    轉眼間,2015年的經濟態勢已經開始進入“下半場”。作為“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鍵時期,宏觀政策的操作難點在於既不能搞“大水漫灌”,又不能僅止于“隔靴搔癢”。此次“降息”+“定向降準”的“雙管齊下”,無疑是針對當前依舊處在下行壓力之下的中國經濟金融形勢的一次精心佈局。

    “2015年下半年是宏觀經濟企穩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性歷史時期,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開局的承上啟下關鍵性時刻,此次政策調整從短期看,為下半年經濟金融在合理區間運行奠定了流動性基礎;從長期看,存貸款基準利率持續下行和定向降準有利於為‘十三五’時期金融改革提供更為充分的政策空間。”陸磊分析稱。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政策調整的出發點主要在於宏觀經濟整體,但市場上依舊不少聲音將利好信號與投資風向聯絡起來,股市與樓市紛紛“摩拳擦掌”等待“暖風”到來。“央行的目的是通過貨幣政策釋放流動性,來支持實體經濟增長,不過對於當前劇烈波動的股市當然會有一定的穩定作用。畢竟股市有其自身的邏輯,瘋狂的上漲和急速的下跌都是不健康的。”徐洪才説。(記者 宦佳)

責任編輯: 王鏡茹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