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情深:中國開啟“互聯網+”時代大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05 18:4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記者 李斌、李崢巍、高亢)17000多字、61處“互聯網+”、36處“融合”……《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4日發佈,標誌著在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0年後,中國正全速開啟通往“互聯網+”時代的大門。

    這扇大門打開速度之快超過外界想象: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6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僅隔10天國務院發佈全文。

    過去20多年來,互聯網在中國快速發展。中國93.5%的行政村開通寬帶,網民數達6.5億,一批互聯網和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進入國際第一陣營。

    為衡量各國互聯網經濟規模,麥肯錫推出了iGDP指標即互聯網經濟佔GDP比例。

    從2010年到2013年,中國的iGDP從3.3%上升到4.4%,達到全球領先國家水平,已具備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的堅實基礎。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介紹,互聯網在中國經歷了3個階段: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的基礎初創期,2001年到2006年的産業形成期,2007年以來的快速發展期。

    “這幾個時期分別‘+’出了網購、電商,‘+’出了O2O(線上線下聯動),也‘+’出了OTT(微信等頂端業務),而2015年則進入‘互聯網+’時代,開啟了融合創新。”他説。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構築新優勢、新動能。《指導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22個大的工業門類中,中國有7個門類居全球第一。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説,但産業結構不均勻、居於産業鏈低端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工業。

    縱觀全球,德國通過“工業4.0戰略”讓製造業再升級,美國以“産業互聯網”讓互聯網技術優勢帶動産業提升。

    如今在中國,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尤其是“互聯網+”被寄予厚望。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院士説,中國提出“互聯網+”,是要在西方模式外找到更適合國情的跨越發展機會。

    《指導意見》還指出了傳統企業運用互聯網的意識和能力不足、互聯網企業對傳統産業理解不夠深入等“亟待加以解決”的問題。

    專家認為,“互聯網+”時代大門開啟,包括政府主體、市場主體在內,社會各界都要轉變觀念,調整思路,科學有序地推進“互聯網+”,為經濟社會發展構築新優勢和新動能。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