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互聯網+”開啟“創”時代大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08 16:49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對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

  “互聯網+”交通、“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醫療、“互聯網+”家居……在現實生活中,“互聯網+”正在滲透進人們的生活當中,從最初的以共享信息,逐步向消費領域、生産領域滲透,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還在改變著社會的生産模式。

  而最新數據也顯示,中國互聯網經濟規模佔全球互聯網經濟總規模的5.7%,在全球市值前十大互聯網企業中佔據4席,網民規模高達6.49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居全球第一,已具備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的堅實基礎。

  面對諸多新興互聯網業態,大眾創新創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正如李克強總理曾指出的,“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只要‘一機在手’、‘人在線上’,實現‘電腦+人腦’的融合,就可以通過‘創客’、‘眾籌’、‘眾包’等方式獲取大量知識信息,對接眾多創業投資,引爆無限創意創造。”

  實際上,“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價值觀和方法論。“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思維,將傳統行業與互聯網應用相結合,革故鼎新,提高工作效率。通過“互聯網+”思維和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就業環境,讓更多人成為創業者,從而帶動就業,紓解當下就業難題。

  對於傳統行業來説,引入“互聯網+”,並不意味著兩者功能的簡單疊加,而是借助移動互聯網這個新平臺,與傳統業務單元進行深度融合,推動産業創新。“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加強了創新資源共享與合作,促進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及時轉化,構建更具活力的創新體系。與此同時,大批小微企業正在成為創新生力軍,推動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創新驅動作用,以促進創業創新為重點,推動各類要素資源聚集、開放和共享,大力發展眾創空間、開放式創新等,引導和推動全社會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這就要求我們要順應網絡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正處於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求相關部門加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強化服務改革,把該放的放到位,在監管和服務上下功夫,堅決消除各種束縛和桎梏,讓創業創新成為時代潮流,匯聚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新動能。

  另一方面,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積極適應新的形勢,助推各種業態與互聯網結合,在“互聯網+”發展中創造出更多更大的價值,促進互聯網共享共治,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李東標)

責任編輯: 張維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