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實現新常態,離不開創新驅動的發展。創新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發展結構的強大推力。當前,中國經濟要實現新的更好的發展,就需要以創新作為核心動力,實現由傳統向現代,由粗放向精細,由低效向高效發展,否則就無以實現質的提升,也難言有協調與均衡的發展。 儘管中國的經濟總量處於世界第二,然而在發展的質量上,依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若不能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升級,那麼在環境、資源、人力難以為繼的情況下,發展就會陷入瓶頸。因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民工程,讓每個人都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參與創業創新,實現創新型國家才有堅實的基礎。 若不能營造良好創業創新生態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雙創”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對此,除了進行簡政放權,提供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優惠之外,加速推進“互聯網+”工程,對重塑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新興業態和創新公共服務模式,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它代表一种先進的生産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發生演變。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業態,互聯網除了是一種工具化載體,還給人們的觀念以革命性的衝擊。假若每個人都具有了互聯網的思維,創新求變才有更為堅實的基礎。因而,“互聯網+”對於培育經濟新動力、新引擎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脈相成。從某種意義講,“雙創”工程只有和代表先進生産力的“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找到支撐平臺,也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這一點來説,要實現真正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必須把推進“互聯網+”作為先決條件。 不過,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互聯網+”怎麼加,如何加,無論在認識上、思維上還是舉措上,都存在一些模糊性。基於此,就需要從戰略的高度,制定明確的“互聯網+”行動指南,既能從大處著眼統一認識,又能從小處著手付諸實施。《“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的實施,無疑具有破冰意義,意味著中國版的“互聯網+”工程已正式啟航,並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併為大眾創新創業提供了強大的平臺支撐,從而帶動和實現“雙創”的井噴發展,一輪新的創新階業高潮即將到來。(唐偉)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