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向好”的經濟成果需要改革來鞏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16 10:55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以改革釋放創業創新活力;部署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在擴大開放中增強發展動力。(7月15日中國政府網)

  “我國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於中國經濟上半年表現給予了中肯的總體判斷。與之對應的,是國家統計局新近公佈的“上半年GDP同比增7.0%”經濟運行數據。

  半年GDP增長7%,這個經濟數據放在世界的橫盤上比較,已是難能可貴的成績。7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3.3%,比4月的預測值下調了0.2個百分點。在觀察家和權威者的層面上,就已挑明了世界經濟的上行壓力巨大。

  在區域熱點來看,希臘債務危機攪動整個歐洲神經,埃博拉病毒讓非洲大陸惴惴不安,石油價格大幅下跌讓拉美以及俄羅斯等較大的轉型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前景面臨諸多難題,中東又被極端組織拖進泥潭,在全球經濟依然存在下行風險的背景下,中國GDP增速7%,可謂為世界提供了區域性的強勁經濟支撐點。

  7%的GDP增速是在中國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前提下取得,它的實際作用點在於此次常務會議所提到的“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活力動力繼續增強”,並繼而在“各類市場穩定等方面都取得積極成效”。GDP核算是很複雜的一項系統工程,往往是中長期的匯總集成,而其中的這個穩定的“穩”字,要讀懂它的意義,所截取的觀察點就需要追本溯源。

  取個經濟數據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3個月回升,從4月份5.9%,5月份6.1%,6月份回升到6.8%。從需求角度來看,三大需求都在逐月回升,固定資産投資5、6月份當月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頂層設計的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政策舉措,從之前的指定,到現在的落地,經過半年的歷練,中國經濟“穩”字訣已經取得顯性的成果。

  當然,判斷經濟是否“緩中趨穩,穩中向好”,舉例的數據肯定不能太過單一。據統計,上半年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在5.1%左右,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6%,快於GDP增速。在5月末來看,商品房待售面積比上月末減少15萬平方米,房地産投資有望扭轉下行趨勢。到了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連續4個月高於臨界點,呈現持續小幅擴張的趨勢。房地産發出回暖信號,企業預期穩定向好,下半年經濟普遍看好也呈現可預期的態勢。

  除了“穩”,還有“好”。15日的常務會議提到,“有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為經濟發展“穩中向好”提供可能,也為GDP增速提供了優質增長力。譬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推動下,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上半年經濟增長的創新動力逐漸顯現。此外,現在每天註冊企業已超過一萬。勞動者在各個方面的創新同時,也積極地活躍著自己對於社會的“細胞屬性”。這些,都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好”的基礎。

  不僅是“雙創”,還有現代服務業的“好聲音”。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比第二産業高2.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為49.5%,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帶動了這些行業的投資增長,這為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

  中國經濟有“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表現,是一系列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帶來的的效果,是認真執行頂層設計的決策部署結果,也是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必然。同時,還説明中國經濟還有更多的增值空間。可以説,“上半場”的成績是可喜的,關鍵是打好年度經濟“下半場”。

  對此,常務會議就提到“下一步鞏固穩中向好基礎,繼續頂住下行壓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並給出了“繼續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力度,清除對市場主體的不合理束縛和羈絆”等一系列的改革“組合拳”。

  鞏固“穩中向好”的成果,實屬不易。畢竟,在經濟總量和下行壓力的雙重作用,其“地心引力”不可謂不小。但只要抱著繼續改革的信念,繼續持有對中國經濟的樂觀判斷,“穩中向好”的經濟基礎被鞏固,乃至於被推進,都是可行和可期待的。(皮波)

責任編輯: 張維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