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部署推進農業規模經營 引導農戶有序流轉承包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23 09:06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體: 打印本頁

    核心摘要

    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強耕地保護,引導農戶依法有序流轉承包地,鼓勵發展規模種養業、農産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推進生産、加工、物流、營銷等一體化發展,延伸價值鏈。

    7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綠色發展之路。

    會議認為,要堅持以增強糧食生産能力為首要前提、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主攻方向、以可持續發展為重要內容、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為基本遵循,完善補貼、價格等機制,大力轉變農業經營、生産和資源利用方式。

    為此要通過改造中低産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積等,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對接市場需求優化農業結構,鼓勵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推廣主要農作物輪作和間作套作,實施馬鈴薯等主食加工提升行動,積極發展草食畜牧業。

    馬鈴薯成為主食

    中國居民的餐桌主食有望發生變化。過去馬鈴薯即土豆不是主糧,以後通過加工使得土豆成為類似大米、小麥一樣的主糧後,中國糧食生産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副主任李國祥指出,目前土豆只是居民的粗糧,偶爾當菜吃,但是變成像大米一樣的主糧,需要改造。“不管是變成麵粉,還是饅頭,還是其他的東西,這都有居民一個接受的過程。”他説。

    2014年全國糧食總産量60709.9萬噸,比2013年增長0.9%,實現了“十一”連增産。不過,這裡的糧食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大麥,小麥等,並不包括馬鈴薯。

    如果將馬鈴薯變成主糧,則可以使得中國糧食總産迅速增加。中華糧網易達研究院副院長張智先認為,馬鈴薯的適應性比較強,種植要求不是很高,像甘肅、寧夏等缺水地區都可以種植。

    “但要把它當作主糧,加工技術方面必須跟上,對它的營養和味道也需多加考慮。否則一旦産量過大,消化不掉也成問題。”他説。

    根據了解,與小麥、玉米、水稻相比,馬鈴薯全粉儲藏時間更長,在常溫下可貯存15年以上,一些國家把馬鈴薯全粉列為戰略儲備糧。

    更為重要的是,和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相比,馬鈴薯含有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纖維,以及三大主糧所沒有的胡蘿蔔素。

    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李寧輝認為,種植主糧馬鈴薯的好處是,可以使得糧食産量趨於穩定,種植結構發生變化,適應新的消費需求。

    適度規模經營

    不過,為了提高農業、農田單産産出率,需要改變目前分散小規模經營的方式。李國祥指出,規模經營可以減少種植成本,提高效益。未來要走質量、安全、生態、可持續的農業之路,而不是為了單純增加産量。

    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此進行了部署。會議指出,要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強耕地保護,引導農戶依法有序流轉承包地,鼓勵發展規模種養業、農産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推進生産、加工、物流、營銷等一體化發展,延伸價值鏈。

    同時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推進農業機械化、信息化,加強國際合作,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另外要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産,加強畜禽糞污、秸稈、農膜等資源化利用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爭到2020年實現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提高農産品質量,為餐桌上的安全提供源頭保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目前農村土地流傳已經廣為存在。農民種植一畝水稻,實際純收益只有幾百元。如果出租流轉給大戶,自己出去打工,則收益更大。

    張智先認為,下一步要理順糧食流通環節,實施最低保障制度,把價格補貼給農戶。像玉米、油菜等作物由市場來定價,但對農民補貼一定要跟上,這樣農民的收入才有保障。

    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認為,要保障農業的持續發展,取決於多方面,不僅種子水平要提高,而且農業其他服務要跟上。從種到收都要整體跟上,農業技術在不斷提高,需要改造中低産田,推進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業科技上的投資,這對農業的長遠發展有利。(記者 定軍 實習記者 孫楠、亓淳瑩、賀泓源)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