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綠色發展之路。會議認為,“三農”工作事關國家全局,任何時候都要放在基礎位置。要堅持以增強糧食生産能力為首要前提、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主攻方向、以可持續發展為重要內容、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為基本遵循,完善補貼、價格等機制,大力轉變農業經營、生産和資源利用方式。 中國的耕地大部分處於地球的北溫帶,小麥、油菜、大蒜等秋播作物所佔比重較大,秋糧佔全年總産量的72%。從農時季節來説,其實一年之計也在於“秋”,目前農村正值秋播規劃時節,無論面積落實,還是茬口預留,抑或水旱輪作,都關係到來年農業的收成。所以説,國務院此時研究部署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具有針對性、應景性、適時性。 眼下,由於農村缺少青壯年勞動力,老年人成農村勞動力主力軍,許多老人佝僂著身子,帶著血壓儀種地,同時又恪守著陳舊的觀念。在此情勢下,農業新技術得不到有效推廣,土地得不到合理流轉。於是,地越種越硬、越種越薄,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漲越高。因此,要轉變農業生産方式、轉變農業利用資源方式、轉變農業經營方式,走安全高效綠色發展之路。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從首要前提、主攻方向、重要內容、根本動力、基本遵循五個方面為農業轉變發展方式指明了道路。 首要前提是堅持增強糧食生産能力。年初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出要不斷增強糧食生産能力,這與以往更多地強調産量增長的表述有著明顯區別。中國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以高投入的生産模式,實現糧食生産2004年起的“十二連增”,這是個奇跡,也是個包袱。“耕子孫田種當季糧”的舊有發展模式嚴重透支地力和産能,已走到盡頭。日益稀缺的資源、脆弱的生態環境以及不具競爭力的農産品價格,正對高投入的生産模式亮起“紅燈”。因此,必須挖掘糧食生産潛力,增強糧食生産能力。 主攻方向是提高質量效益。我國農業總産值雖然居全球之首,但人均效益較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應是主攻方向。在農村,以農業為籠頭,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既提供初級農産品,又能就地對其農産品進行精深加工,延長産業鏈,提高生産價值。同時還可以在農村開展各種各樣的服務業,包括生態旅遊業、農家樂等等,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 重要內容是可持續發展。大力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五位一體”戰略佈局、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是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內在要求。在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農業資源過度開發、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地下水超採以及農業內外源污染相互疊加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因此,要優化發展佈局,穩定提升農業産能;保護耕地資源,促進農田永續利用;節約高效用水,保障農業用水安全;治理環境污染,改善農業農村環境;修復農業生態,提升生態功能。 根本動力是改革創新。農業的發展動力歸根到底還是靠改革創新,改革釋放生産力,創新提高生産效率。要有新思路、新視野、新辦法,要由“生産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要由單純在耕地上想辦法到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做文章,要構建優勢區域佈局和專業生産格局,要加快推進農牧結合。 基本遵循是尊重農民主體地位。一直以來,農民都是一個充滿巨大創造力的群體。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首創精神歷歷在目,從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到鄉鎮企業,從民工流到回鄉創業,無不閃爍著農民的智慧。因此,實現、維護、發展農民的根本利益是農村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終要落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來。必須以農民為主體,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出了具體要求,分別從耕作技術、適度規模經營、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産等方面作出部署,目標明確,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從國家經濟全局來説,農業是穩增長的定海神針,農業穩則百業興,農業的基礎性地位從未改變。當前,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就是千方百計保增長,在此情勢下,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經濟“穩增長”的基礎支撐,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意義重大。(蔡恩澤)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