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抽查不隨意 監管部門才能當好“裁判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23 11:07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資料圖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創新事中事後監管,大力推廣隨機抽查機制。(7月22日中國政府網)

    長期以來,一種習慣性思維束縛著政府管理,就是喜歡搞“突擊”監管,搞“大檢查”,而且查誰不查誰、罰誰不罰誰、罰多還是罰少,隨意性很大,企業也疲於應付。

    在大量減少審批後,政府的監管從注重事前審批向注重事中事後監管轉變。這種情況下,如果監管質量跟不上,便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劣幣驅逐良幣”的扭曲效應放大。

    所以,要適應這一轉變,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就必須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做到既監管到位,又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廣隨機抽查監管方式,創新事中事後監管,就是要克服“擾民”執法。這對推進依法行政,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堅持依法監管,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的,一律不得擅自開展檢查;各市場監管部門要公佈抽查事項目錄,逐項明確抽查依據、主體、內容等;重點抽查風險較高、投訴舉報多、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有嚴重違法記錄的市場主體;建立隨機抽取被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機制,嚴格限制監管部門自由裁量權;及時向社會公佈抽查及處理結果,與社會信用體系相銜接,建立誠信檔案、失信聯合懲戒和黑名單制度。

    開展這種“雙隨機”抽查機制,不僅能有效推進市場監管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而且也使監管可操作、可監督、可追溯,確保監管真正到位,避免“監管真空”,使廣大市場主體不為“隨意執法”所擾,不越雷池合法經營。

    在今年5月12日召開的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推廣隨機抽查監管。他説,有些地方和行業把企業和監管部門人員放在同一平臺上,通過兩次搖號,按一定比例對企業進行抽檢,隨機確定檢查人員,企業有了壓力,也減少了監管部門尋租的機會。

    “隨機不隨意”體現的是隨機抽查的科學性。只有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支撐,政府的監管部門才能當好“裁判員”,不犯規的不去煩擾,輕微犯規的及時亮“黃牌”警告,嚴重犯規的馬上“紅牌”罰下場。

    推廣隨機抽查監管方式,對政府部門而言,有利於讓執法人員在陽光下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減少權力尋租空間,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市場主體而言,頭懸達摩克利斯利劍,將敦促其更加遵紀守法。(陶瑞鋼)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