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對此次中國股市震蕩所帶來的影響有充分的預判,套用一句老話,危機包含了危險和機遇,危險雖然還沒有完全過去,我們更應該在此時看到其中的機遇,未雨綢繆,把危機變為轉機,成功實現一場股市危機的應急管理。 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策略師帕克發表言論稱,中國政府的救市策略儘管招致了部分外國投資者的批評,卻“笨拙而有效”。帕克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不管你怎麼看,這套戰術看來是有效的。絕望和果斷的區別就在於效果。” 美聯儲在2008年9月雷曼公司破産後,歐洲央行于2012年7月為保衛歐元時,都曾採取類似果斷的措施。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市場對美國的加息預期、希臘“退歐”風險、新興經濟體增長式微以及中國自身的金融創新,股市出現危機,政府出重拳穩定股市就顯得理所當然,不如此不足以遏止“多米諾骨牌效應”。 該不該救市,似乎已經不用反復論證;救市的效果如何,也已經水落石出。政府救市有沒有“用力過猛”,輿論有不同的聲音;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各路專家作出了不同的診斷。 《華爾街日報》稱,中國股市震蕩有實體經濟方面的因素,但更多原因是中國資本市場尚不夠成熟且國內外因素交織作用。股市波動將進一步促使中國加快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實現金融監管體系現代化、加強對投資者保護、強化投資風險意識、推進與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的合作。 日本瑞穗銀行報告認為,此次股市震蕩對下一階段中國的宏觀調控思路會有重大影響,主要包括:嚴控投資泡沫,引導股市正常理性預期,守住不發生重大金融風險的底線;推進金融監管一行三會的協調配合,研究借鑒德國“聯邦金融服務監管局”或日本“金融廳”等綜合性金融監管機構的經驗;加大國企改革,推動國企改制上市和資本化經營,提高國資證券化;消除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擴大行業準入和公私伙伴關係,讓民營企業釋放更大增長動力等。 從這些觀點可以看出,各方對此次中國股市震蕩所帶來的影響有充分的預判,套用一句老話,危機包含了危險和機遇,危險雖然還沒有完全過去,我們更應該在此時看到其中的機遇,未雨綢繆,把危機變為轉機,成功實現一場股市危機的應急管理。 股市震蕩或將“倒逼”政府加快現代資本市場建設,優化宏觀調控思路。上半年牛市期間,股市的集資功能被過度強化,各方都期待股市在解決公司企業債務、提振經濟發展水平上發揮更大作用,實際就埋下了眾多隱患。回過頭來看,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在對“市場”的認識和使用方面確實存在偏差。因經驗不足出現各種問題,也屬正常,關鍵是從本輪股市波動中吸取經驗教訓,紮實做好制度設計,切實完善監管體系,進一步提高市場透明度,著力培育健康的投資理念等。 股市震蕩不會導致中國經濟偏離既定方向。股市波動不代表“提升實體經濟”的戰略方向有問題,更多反映出的是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轉型的艱巨複雜缺乏認識,中國金融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機制不夠順暢。當前支撐股市向好的三大基本格局,即改革紅利釋放、流動性總體充裕、民眾資産配置都沒有發生變化。政府救市措施的利好釋放也還需要一個過程,市場需要時間消化,還有豐富的政策工具應對股市可能出現的波動,不可能讓股市失控。今年以來,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還有很多潛力有待深挖,這些因素必將為股市企穩回升保駕護航。(黎焱)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