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何以成為經濟半年報亮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29 18:40 來源: 中國經濟新聞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公佈的上半年就業形勢成為演繹2015年上半年經濟形勢趨穩向好的新注解。

    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18萬人,完成全年就業目標的71.8%。二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4%,保持在較低水平。到二季度末,反映勞動力市場供求的求人倍率指標為1.06,這意味著100個求職者對應106個崗位,崗位需求多於求職人數。長期看,我國經濟仍保持中高速增長,將創造穩定的勞動力需求,就業態勢保持平穩。

    當前我國就業形勢能夠保持整體穩定,首先是由於宏觀經濟增長帶動就業,我國經濟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就會創造勞動力需求。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指出,雖然經濟增速在放緩,但由於經濟總量在不斷擴大,GDP每增長一個點創造的增量也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能夠帶動更多人就業。

    其次,從政策層面看,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實施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陸續出臺,使更多改革紅利得到釋放。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新註冊企業增長19.4%,註冊資金增長了43%。國家統計局的專項調查顯示,6月份,創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員比重比1月份上升了0.11個百分點。

    再次,産業結構的持續調整優化,特別是第三産業快速發展,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近兩年,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服務業發展的速度在加快,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逐年增加。例如今年以來,包括長三角、珠三角在內的部分地區,通過付出一定的經濟增速代價,換取了在産業結構調整與經濟轉軌上的成功,從而帶動了就業。國家工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新登記註冊企業在三次産業的數量分別為8.1萬戶、31.4萬戶、160.7萬戶,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3.6%、6.9%、22.6%,分別佔企業新登記註冊總數的4.1%、15.7%、80.2%。

    當然,良好的發展形勢離不開就業創業政策體系的不斷充實完善。今年,國務院印發了 《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各地積極採取措施抓好兩個文件貫徹落實,促進了就業創業取得新成效。

    此外,我國勞動力供給逐年遞減,勞動力供求結構發生了新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矛盾。2014年,我國16歲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2013年減少了371萬人,這是自2012年首次減少後連續第三年減少。

    就業形勢總體趨穩,還可以從三個維度來進行佐證:

    第一個維度是失業率。從目前來看,不論是登記失業率,還是調查失業率,都還處於較低水平。今年二季度,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4%,環比下降了0.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了0.0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月度勞動力調查也顯示,今年以來全國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一直維持在5.1%左右的較低水平。

    第二個維度是勞動力市場。目前,人力資源市場的供求關係基本平衡。根據人社部對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數據的分析結果顯示,今年二季度,市場求人倍率是1.06,環比和同比均略有下降,但仍然表明目前人力資源市場招聘崗位數大於求職數。

    第三個維度是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各地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首位,紮實推進了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組織開展部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專項活動,多渠道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和創業指導。紮實做好兼併重組、化解産能過剩、淘汰落後産能等企業職工再就業。統籌做好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少數民族、退役軍人和軍屬等群體就業。根據人社部月度統計,上半年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等幾項指標穩定增長,總體呈現平穩態勢。

    雖然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是受國際市場不景氣、産業結構調整、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崗位流失。

    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壓産能、調結構正在深入推進。受此影響,就業領域也面臨著諸如市場用工需求趨弱、部分企業穩崗減員壓力加大的問題。

    梳理近5年數據來看,2011年—2014年,我國城鎮上半年新增就業人數分別為655萬、694萬、725萬和737萬。而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同比略有減少,前6個月同比減少了19萬,這和往年持續增加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以廣西為例,今年上半年全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同比下降3.81%。對此,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業局有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同比下降的原因,一是國際市場不景氣傳導到國內,波及出口産業,用工需求減少;同時,受産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響,勞動密集型企業減産、停産或向境外轉移,造成崗位流失。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就業矛盾已從總量矛盾為主轉向結構性矛盾為主。據統計,我國1500余萬新增勞動力中,大專以上學歷人群佔到45%—50%,高中、中職畢業生大約佔20%—30%,初中學歷以下的新增勞動力佔比不到20%。而過去,初中以下勞動力為主的就業大軍。這種根本性變化直接造成了我國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

    我國這幾年“招工難”和“就業難”兩難並存,其根源在於勞動力需求和供給不匹配,是經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在就業領域的一種體現。

    目前我國正處在調結構、轉方式的關鍵時期。經濟結構調整,必然對部分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的地區産生一系列影響,但隨著結構調整不斷取得進展,這些問題也會逐步得到解決。

    各項經濟指標中,“就業”始終是李克強總理最關心的經濟指標之一。在此前許多次會上或考察中,他都反復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更看重增長背後的就業”。在此背景下,政府提出著力培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創業和就業結合起來,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今年上半年,總理9次在其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推動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出部署。他強調,我們發展經濟,最基本的還是保障就業,不斷增加百姓的收入。

    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加的企業數量同比增長了22.9%,有觀點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和改革是就業取得良好成就的一個根本原因。

    下半年,隨著改革力度的加大和定向調控措施的進一步實施,經濟形勢有望保持平穩增長勢頭,這些將為保持就業局勢穩定創造良好條件。但也要看到,世界經濟依然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這些都會傳導、影響到就業領域,再加上就業自身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所以,對下半年的就業形勢不可盲目樂觀。

    因此,未來要保持整個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遏制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快增長方式和結構的調整,把實體經濟做大做強。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要進一步開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這才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朱菲娜)

點擊進入中國經濟“半年報”專題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