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兩個經濟議題格外引人注意:部署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擴大公共産品供給,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確定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措施,打造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新支點。 在穩定經濟增長的壓力之下,政府大力推動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其意義尤為重大。 首先,地下管網、污水和垃圾處理均屬於此前投資薄弱環節。一直以來,“顧上不顧下”是國內城市建設的通病,有很多後遺症。比如大量的路面硬化,缺少地下綜合管廊和配套的管網系統,使許多城市遇雨則澇。因此,地下城市這一課肯定要補上。住建部部長陳政高近日在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培訓班上稱,發達國家的管廊不僅建了,而且基本建完了。陳政高認為,綜合管廊建設將拉動經濟增長。“如果我們每年能建8000公里的管廊,每公里1.2億元,就是1萬億元的投資。這還沒包括間接拉動的投資,如果加上拉動的鋼材、水泥、機械設備等方面的投資,以及大量的人力投入,拉動經濟的作用那就更大了。” 當然,補課建設城市地下管廊也應從科學規劃和建設角度出發,特別是相對於可見的地上建築,地下管廊建設的質量和投資效率,更需要加強監管。如果只從搞投資拉動出發,撬動銀行資金一擁而上,很可能造成大量的地下“豆腐渣”。 其次,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趨勢下,旅遊投資逆勢增長,成為經濟新增長點。據國家旅遊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完成旅遊投資3018億元,同比增長28%,比第三産業投資增速高16個百分點,比全國固定資産投資速度高1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比中部地區旅遊投資增速高3個百分點;民營資本投資旅遊業佔59.5%,成為旅遊投資主力。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20.24億人次,同比增長9.9%;國內旅遊消費1.65萬億元,增長14.5%,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4.1個百分點。旅遊景區接待人數同比增長8.7%,旅遊收入同比增長12.4%,其中門票收入增長8.3%。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宏觀經濟下滑的大背景下,房地産和實業不景氣,旅遊業將成為企業和地方政府轉型的新增長點,伴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旅遊業將大有可為。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仍需要謹防旅遊業投資過剩,特別是要避免以旅遊業之名,行房地産之實。做好旅遊業,除加大投資之外,更重要的是服務水平的提高要跟上。 今年上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穩增長、調結構政策不斷出臺,比如盤活存量財政資金、積極推廣PPP模式、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等。這些政策的合力出擊,使得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局面。但問題是,下半年經濟是否會保持這個勢頭仍充滿不確定性。可以看出,外部美聯儲可能加息、希臘債務談判雖取得進展,能否達成協定懸而未決;國內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困境、股市的不穩定性等,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下半年的穩增長。 由此可見,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未見明顯減輕的背景下,下半年的穩增長措施可能會不斷發力,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措施就是佐證。誠如不久前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經濟工作會議上所言,政府會在此後推出一些有預見性的“微調控”措施,要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相機實施預調微調。 當然,中央的穩增長組合拳威力能否充分釋放,還要看各地、各部門能否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將政策用好、用實、用活。對於這一點,今年以來中央高層多次強調政策落實問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 《關於對全國第二次大督查發現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認真糾正,嚴肅整改,限期處理解決好存在的問題。毫無疑問,這一輪國務院的重點督查,是直接為穩增長服務的。(作者 周子勳)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