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補足短板,讓幹部能力強起來
—“激發新狀態,展現新作為”之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02 09:3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評論員:補足短板,讓幹部能力強起來
—“激發新狀態,展現新作為”之二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新華社評論員)解題要有思路,攻堅需有利器。面對“三期疊加”新情況、結構調整新任務、轉型發展新考題,廣大黨員幹部的狀態怎樣、能力如何至關重要。既有堅定信心、奮發有為的“精氣神”,也有能力增強、素質提升的“硬實力”,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氣、手裏有辦法、腳下有路子,挑起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擔子,完成好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當前,無論在改革開放前沿的自貿區,還是在老少邊窮地區,很多幹部不約而同或拿起書本、或深入調研,針對工作中的難點困惑學知識、補短板、尋對策,體現了主動應對現實挑戰、努力破解“本領恐慌”的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從歷史維度和時代高度審視,我們已經步入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發展新階段,面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歷史新跨越。正因此,出現能力不足的狀況在所難免,補上能力欠缺的短板就愈發迫在眉睫。

事物發展總是與各種矛盾相伴相生。有矛盾有風險本身並不可怕,關鍵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風險的決心和辦法,不能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束手無策、無所作為。決心要靠管用的辦法來體現。願不願找辦法、會不會想辦法、有沒有好辦法,是對幹部狀態、思想方法、工作能力的全方位檢驗。一事當前,是盲目自信、不懂裝懂,還是直面問題、破解難題;是一籌莫展、等待觀望,還是勇於實踐、積極探索,怎樣選擇,既是一種主觀態度,更展現實際工作能力。能力不會與生俱來、從天而降,只能在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歷練、不斷提升。

從總體上看,與今天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我們的本領有適應的一面,也有不適應的一面。隨著形勢和任務不斷發展,幹部在思想認識、工作方式、行為模式上也面臨深刻轉變,能力不足、本領恐慌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從現實來看,有四種能力最需要提高、最需要補課--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抓發展的能力,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簡政放權之後加強服務與監管的能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實與創新能力。只有針對這四個方面的能力不足加強專門培訓、進行頂層設計和路徑安排,立足當前實際,著眼長遠發展,打造一支發展有本事、擔當有激情、依法善作為的幹部隊伍,才能讓難題有效破解,工作充滿活力,確保事業發展勢頭不減、衝勁不弱。

克服本領恐慌、提升“四種能力”,是客觀緊迫要求,更需要轉化為主觀強烈意願。存在本領恐慌,表明幹部能力不能很好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正所謂“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只要把這種危機意識、憂患意識與責任意識、擔當精神結合起來,就能充分調動化危為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以貫徹落實《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為契機,有效引導和激勵廣大幹部保持“有為上進”的狀態,針對工作問題、發展難題學以致用、幹以促學,使幹部在學習實踐中提高履職盡責的實際能力。

問題是改革的導向,難題是能力的礪石。當前,結構調整轉型的“兩難”選擇,經濟提質增效的更高要求,以及民生改善的更多訴求,經濟發展同保護生態的協調統一等問題亟待破解。廣大幹部就是要有不服輸的精神、善鑽研的勁頭、勇擔當的意識,敢於在困難面前逞英雄、顯身手,帶領群眾闖出發展新路子。實踐是工作的源頭活水,群眾是推動發展的力量之源。越是困難疊加、阻力重重的時候,越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身處生産生活一線,改革部署貫徹實施難點是什麼、阻力在哪,群眾的體會最準確;轉型發展的對策是什麼,出路在哪,群眾的探索最鮮活。只有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按“三嚴三實”要求砥礪工作作風、校正工作導向,才能把群眾中蘊藏的無窮智慧和力量集中起來、激發出來,實現中央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探索緊密結合、有效對接,打通改革“中梗阻”,增加群眾獲得感,凝聚起攻堅克難、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扎紮實實強本領,兢兢業業幹實事,在攻堅克難中提升自我,在善作善成中開拓進取,廣大幹部必將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舞臺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鐫刻無愧於時代的實幹印記。

點擊進入“簡政放權在行動”專題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