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研判,明確提出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真正把功夫下在鞏固基礎、增強底氣上,把發展實體經濟和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作為制定和實施經濟政策的出發點。這一判斷回答了該把發展經濟的功夫下在哪的重大問題,對於做好今後各項經濟工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今年上半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我國經濟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增長與預期目標相符,主要經濟指標有所回升,結構調整加快推進。但同時也要看到,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一些企業經營困難,不少矛盾和困難相互交織、相互疊加,經濟的內生動力還相對不足。發展中的問題只能通過發展來解決。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企業是一國經濟的基本細胞。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有效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功夫必須放在固本培元上,放在發展實體經濟和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上。基礎實了、細胞有活力了,經濟“肌體”的發展才有持續後勁。一切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要以此為出發點並服務於此。 發展實體經濟和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關鍵在於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使得更多的人、財、物都流向實體經濟和有前途的企業。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放開企業的手腳,把精力放到為實體經濟和企業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和公平競爭環境上來,放到優化服務和有效監管上來。 發展實體經濟和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財稅體制改革也要給力。要堅持問題導向,繼續改革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發揮財政資金“種子資源”的放大和撬動作用,加快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推廣運用,引導幫助實體企業快速發展壯大。要全面推進營改增等稅收改革,在為企業減負的同時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增強企業自身活力。 發展實體經濟和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還要疏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血脈”。穩健的貨幣政策,需松一些還是緊一些,一個重要判斷標準就是實體經濟和企業的實際需要。要保持合理的流動性,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信貸政策要與産業政策更好地結合起來,加大“噴灌”“滴灌”力度,重點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符合産業政策的企業,幫助企業牢牢把握住未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