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科技創新 為農業轉方式插上騰飛的翅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8 13:19 來源: 農業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農業轉方式,科技是關鍵。2014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儘快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技術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2015年8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這是國家層面首個系統部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中央農村工作會,以及中央一號文件的具體落實,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明晰的路徑。《意見》圍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系統部署了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而“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提升科技裝備水平和勞動者素質”,既是“重點任務”,又是“關鍵手段”。其中,“提升科技裝備水平和勞動者素質”則是加快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的兩大重要抓手。《意見》中提到的農業“自主創新、種業體制改革、生産機械化、農業信息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五大方面,正是當前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領域,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國農業發展調結構、轉方式的目標將會實現質的飛越。

    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農業科技創新是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強大動力。儘管到2014年我國糧食實現了“十一連增”,但是我國農業發展主要靠的是資源的大量消耗和農藥化肥的高強度使用,農産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人們對農産品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再加上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對農産品數量的剛性需求,可以預期,我國農業依靠傳統方式來實現增産、增效必將難以持續。而與此同時,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長期以來存在著一系列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例如:政府對農業的科研投入嚴重偏低,保障不了農業科研人員研究和機構運轉費用支出;農業科研管理機制不完善,農業科研項目多頭管理,課題重復、資源浪費;科研項目管理的微觀單元——課題組多為“小團隊”、“小作坊”,科技研發缺乏“協同創新”平臺,科研工作往往單打獨鬥,難以發揮不同學科的協作效應,不利於産生重大科研成果等。這些問題都對農業科技創新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新時期要想實現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的重大突破,必須按照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農業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創新效率。一方面要探索建立農業科技管理的宏觀協調與會商制度,加強農業科技管理的統籌協調力度,避免“九龍治水”現象重復發生。另一方面,要著力推進農業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建設,加強中央層面科技管理部門之間、中央與地方和各部門內部不同主體之間的溝通協調,發揮政府、大學、科研院所及企業等不同主體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協同創新作用,重點搭建分工協作的“一盤棋”農業科研工作新格局,避免科研工作“單打獨鬥”的現象反復出現。除此之外,還要強化農業科研投入力度,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如建設農業科技服務雲平臺,依託雲計算和大數據進行系統設計和架構,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打造整體綜合服務平臺。在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則要重點開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以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建設為核心,搭建全國性互聯互通的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平臺,促進科技要素帶動資金、人才、信息、管理等其它生産要素向農村聚集。

    深化種業體制改革。種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種子是不可替代的農業生産資料,是農業科技進步的最重要載體。種子技術的創新,帶動著耕作栽培、植物保護、農業工程、農業環保、農産品加工等各領域的發展。品種選育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就會帶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的大幅提高。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把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必須高度重視種業發展。近年來,種業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也培育和推廣了一大批優良品種,促進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的作用十分明顯。但必須看到,我國種業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優良品種選育和推廣整體水平還不高,種子企業的科研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比較弱,對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較弱。因此,《意見》中特別指出,要全面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加快健全種業科技創新體系,不斷築牢種業安全根基。

    農業的出路在於科技,種業的發展核心動力也在科技。建設種業強國,必須深化種業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創新體系。要通過推動確權交易,讓種業科研資源及成果“流”起來;通過強化合作交流,讓科研人員“動”起來;通過種業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機制,讓科研人員依法“富”起來,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通過完善市場導向機制和商業化育種機制,切實讓育種效率“高”起來;通過加大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強種業相關學科建設,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點開展育種理論、共性技術、種質資源挖掘、育種材料創新等基礎性研究和常規作物育種等公益性研究,著力提升種業基礎性公益性服務能力和水平,夯實種業創新基礎。

    推進農業生産機械化。農業機械化作為一種現代化生産手段,是現代化農業的主要標誌,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因素。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表明,我國農業發展每上一個新臺階,發展方式每實現一次重大變革,現代農業建設每向前推進一步,農業機械化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隨著土地流轉適度集中、種養規模化、生産標準化、發展集約化、經營産業化的不斷發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越深入,對農業機械化的依賴程度就越高。目前,雖然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突破60%,其中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超過75%,小麥生産基本實現全過程機械化,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還相對較低,仍存在地區之間農機化水平差距大、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農機門類品種明顯缺失、農機科研開發配套系統建設落後等諸多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農機裝備的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滯後、農機投入補貼不足、農機公共服務體制不健全、缺乏對農機市場需求的正確預測及有效引導等。

    農機研發具有顯著的複雜性、區域性、季節性和長週期性,需要政府對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進行長期投入,並做好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做到統籌規劃,既要重視主要糧食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又要加強糧棉油糖等大宗經濟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區建設,以點帶面,實現主要糧食作物、園藝作物和經濟作物全覆蓋、産前産中産後全環節、平原地區丘陵地區機械化都兼顧的協調推進格局。同時,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適當擴大補助試點,明確補助項目區和補助面積,因地制宜制定補助標準。

    加快發展農業信息化。在知識經濟時期,信息這一新的生産力要素在農村經濟領域的作用日益凸顯,新技術信息、病蟲害信息、市場需求信息等已經成為農戶適應市場、把握市場的重要因素,農戶對信息的需求也將與日俱增。目前,雖然全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市、縣、鄉(鎮)三級信息服務體系,但農業信息化建設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的實際需要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仍然存在信息傳遞速度慢、服務手段落後、流通渠道不暢等諸多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服務體系不健全、信息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開發、信息內容與現實需求脫節、針對性不強,農民難以承擔較高的運行與維護成本等。

    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重點是依託互聯網企業建設一批農業農村綜合信息資源和服務平臺,更好地將互聯網技術廣泛運用到農業生産與流通中,不斷打通農業産前、産中、産後關聯環節,催生多種新興業態。同時,通過強化信息採集、精準作業、管理信息、農村遠程數字化和可視化、災害預警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完善農業生産和市場監管信息服務體系,建立重點農産品種植養殖、加工、儲運銷、售等各環節可追溯系統,提高農業規模化、精準化和設施化水平,解決農業生産與市場信息不對稱、農業生産效率低下等問題。對此,必須要加快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建設,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立統一的軟硬體平臺,整合農業、農村市場的信息資源,建設農産品市場信息大型數據庫,加快農村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同時,要研究制定農業信息化相關扶持政策,積極推動信息化制度建設,完善農業信息發佈制度;並逐步建立一支專業技術和分析應用相結合、精幹高效的農業信息化隊伍,強化農業綜合信息服務能力,推進農業大數據應用。

    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當前,我國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關鍵時期,大量先進農業科學技術、高效農業設施裝備、適度規模經營理念等被逐漸引入到農業生産的各個領域,而這迫切需要高素質的職業化農民與之緊密融合。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勞動力數量萎縮、結構失衡、素質低下、後繼乏人等問題凸顯,大批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進城就業,農村勞動力中小學、初中文化程度佔到70%以上,佔農民工總量六成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不願意回鄉務農,農民老齡化、兼業化現象日趨嚴重,“誰來種地”的問題成為掣肘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瓶頸。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根本轉變,迫切需要培育一批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較高勞動技能,還懂得市場經營管理的、並且熱愛農業和願意以農業為職業的新一代高素質農民。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重點要建立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要根據不同類型新型職業農民的從業特點及能力素質,科學制定適合的教育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不能代之以一般的普及性培訓或簡單的“一事一訓”。另外,教育培訓需與時俱進,不能一勞永逸,要建立經常性培訓制度,以使得新型職業農民能夠適應農業産業政策調整、農業科技進步和農産品市場的變化,提高農業生産經營水平。此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吸引農業院校特別是中高等農業職業院校畢業生回鄉務農創業;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面向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殘疾人、失業人員等群體廣泛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要加大對農村和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支持力度,在人口集中和産業發展需要的貧困地區建好一批中等職業學校,通過獎補政策支持東部地區職業院校擴大面向中西部地區的招生規模等。當然,培訓新型職業農民,不是完全的政府行為,需要統籌各類教育培訓資源,應加快構建和完善以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等農民教育培訓專門機構為主體,中高等農業職業院校、農技推廣服務機構、農業科研院所、農業大學、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廣泛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多層次、多形式、廣覆蓋、經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訓需求。

    與以上農業創新五大重點領域相配套,還必須要構建起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四大技術體系:

    一是構建高産高效型生産技術體系。在國家戰略層面上要加大對全國農業科研力量的配置和主攻方向的調整,要按照不同農産品的特點和用途,研究制定合理的高産高效目標。其中,重點是培育高産、優質、抗逆及名特優新産品,大力加強儲藏、保鮮、包裝、儲運和深度加工增值等産後研究,並改進種養殖業的生産和管理技術,提高農産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要以糧食和主要農作物高産創建萬畝示範片為單元,以小麥、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等主要大作物為重點,將關鍵技術瓶頸攻關與成熟技術推廣有機結合,對制約生産水平提升的瓶頸因素進行重點突破,對集成技術模式進行完善提升,加速形成新的生産能力。並做好指導培訓,抓好技術落實。

    二是構建生態安全與循環節約型生産技術體系。要按照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農業功能多樣化的發展要求,加強農業系統水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農業耕種節能關鍵技術、農業物質循環利用技術、農業資源多級轉化技術、廢棄物的資源化技術、可再生資源的直接還田技術、農業有害生物的生態控制技術、溫室氣體及污染物減控技術等的集成創新,提高我國循環農業的發展水平。對此,政府也應出臺相應的消費、投資、引導政策,鼓勵涉農企業和科研院校加大生態安全和循環節約型技術創新研發力度,扶持“農”字號龍頭企業構建農産品標準化生産基地,樹立自己的品牌。同時,要強化政府監管,制定和執行有關農産品質量和安全以及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建立安全型農業評價體系,加強農業環境保護執法與宣傳,積極開展循環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生産技能和環境保護意識。

    三是構建基於信息技術的農産品流通技術體系。建立基於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農産品流通體系,關鍵是要搭建起電商體系、信用體系、人員配備體系、物流保障體系、信息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等“六大支撐”體系。其中,電商體系主要是建立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網上交易實現體系,以實現農貿産品的網上交易和在線支付,實現特色旅遊、特色農家樂網上推廣、交易、支付,實現特色經濟、招商引資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等。農村電子商務信用系統要堅持低成本,低門檻,時效性和識別簡單。人員配備體系包括信息員、網站技術人員、銷售員、農業推廣人員等所有與農村電子商務活動相關的人員配備。物流保障體系重點是培育低成本的物流配送隊伍,形成覆蓋面廣、流通力強、質量高、時間短的全方位均衡的農村物流途徑。信息體系主要要保證信息採集、加工、存儲、傳輸的安全、可靠、及時、有效。基礎設施體系主要是配備農村電子商務體系運行基礎硬體設施,搭建整個體系的硬體基礎平臺。

    四是構建以機械化為特徵的現代裝備技術體系。國家應構建起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産技術體系,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機械化技術與裝備研發支持政策,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可探索設立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重大專項,扶持農機企業逐步承擔起重大農機産品創新的重任,引導科研院所為農機企業提供源頭創新,推動産學研共建工程實驗室和開展合作研發,逐漸擺脫高端産品和核心部件受制於人的局面。重點是圍繞主要農作物,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配套的機械化技術和裝備,大力發展能夠組裝、調節、適應多種作物生産要求的輕簡化農業機械;並針對不同的特色優勢作物,按照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和産業化的要求,研發一批先進、適用、高效的農業機械,實現從種植到收穫的全程機械化作業。同時,要積極發展生態保護性農業生産機械化技術裝備、畜禽清潔規模生産新工藝及配套裝備、資源轉化利用技術、農産品品質安全保障技術裝備、農産品品質快速檢測分析技術與儀器設備,大宗農産品加工、保鮮、冷藏、冷鏈運輸技術與裝備等;並將先進的農業機械、農藝技術組裝配套,形成高效、靈活的綜合技術模式,加強農機農藝融合示範區建設,促進工程、生物、信息、環境等技術集成應用。(陳詩波)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