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經濟學家樂觀看待中國增長前景 大力改革是關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07 11:03 來源: 中國日報網
【字體: 打印本頁

美國經濟學家努裏爾·魯比尼。(資料圖片來源:路透社)

    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5日發表題為《魯比尼樂觀地把中國恐慌斥為假警報》的報道稱,美國經濟學家努裏爾·魯比尼一改全球經濟“末日博士”的陰鬱面孔,嚴厲地把因中國而産生的市場恐慌斥為孤陋寡聞投資者的“躁狂抑鬱”行為。

    這位紐約大學教授在意大利科莫湖畔舉行的安布羅塞蒂世界領導人論壇上説:“中國並非一落千丈。”他表示,外界對滬市暴跌的驚慌反應是“過分的、沒有道理的、缺乏理性的”。

    儘管滬市股價暴跌,但私人手中的股票只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30%,而華爾街的這一數字1929年時為81%,2000年時為183%。

    魯比尼説,全球市場猛然從為中國的超級增長感到飄飄然轉向“極度悲觀”,口中的中國經濟增長率從7%突然降到3%甚至是0,而現實基本沒有發生變化。“這些都沒有成為現實。中國經濟放緩既不是硬著陸,也不是軟著陸,而是顛簸著陸。形勢本可以控制得更好,但就增長率而言,今年不太可能低於6.5%,明年不太可能低於6%。”

    魯比尼在金融界以預言了雷曼兄弟公司破産而聞名,評論人士幾乎眾口一詞地稱他為“永恒的熊市論者”。對於這樣一個人來説,此次可謂是不同尋常的角色轉換。

    魯比尼認為,西方市場誤解了中國著手調整匯率機制的動機,錯誤地以為這是急劇貶值的開始,可能使全球經濟面臨通貨緊縮的劇烈衝擊。

    到目前為止,這種事還沒有發生,隨著中國央行干預市場以穩定匯率,人民幣近幾天逐漸走強。李克強總理鄭重表示將保持匯率基本穩定。

    美國《評論彙編》雜誌網站9月4日發表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該行經濟研究和區域合作部門主任魏尚進題為《擔心中國,虛驚一場》的評論文章稱,一些專家表示,中國的經濟奇跡——已使3億人脫貧,並轉移了世界的地緣政治重心——正在從動蕩中終結。從這些專家的觀點來看,股市動蕩和人民幣“意外”貶值是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標誌,與此同時風險投資和高企的政府債務拖累了幾十年來強勁的産出增長。

    幸運的是,我們沒有理由相信這種可怕的預測,也沒有理由相信接連不斷地登上新聞頭條的市場動蕩不僅僅是短期波動這麼簡單。畢竟,股價走勢對實體經濟表現的反映並不準確。

    2015年5月21日,重慶永川區某智慧裝備生産企業一名技術人員在對剛剛生産的工業機器人進行精細調試。當日,中國機器人産業聯盟在重慶發佈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共銷售工業機器人約5.7萬台,較上年增長55%,約佔全球銷量四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雖然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還流露出其它疲軟跡象,比如出口和投資數據疲軟,但零售和房地産等其它重要指標卻出現改善。或許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仍然處於健康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國創造了約720萬個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很多都是服務業崗位。與此同時,工資實現了連續不斷的強勁增長。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可能會低於7%,但我認為最終它距離政府“7%左右”的增速目標不會相差太遠。

    中國經濟能否繼續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中國的改革能力,而非股市的表現。如果中國希望實現長期繁榮,提升整體生産率是關鍵。這意味著中國需要大力改革國有企業和金融部門,以使資源能夠進入生産率最高的投資項目。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包括工資稅)也會起作用。

    中國還應該實施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的改革。過去,中國製造業擁有相對靈活的勞動力市場,而最近幾年來,企業卻越來越難以根據市場需求來對員工進行再分配。更高的靈活性或許不會刺激短期增長,但會增強抵禦未來國內外負面衝擊的彈性。

    中期來看,即便中國股市繼續動蕩,但只要中國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就將一直是全球GDP增長的最大貢獻國。如果改革陷入停滯,股價下跌可能是最不會讓中國擔心的事。(遠達)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