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會議決定,擴大固定資産加速折舊優惠範圍,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4個領域重點行業的企業在今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産,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方法。對其中小微企業新購進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研發和生産共用儀器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超過100萬元的,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方法。實行上述政策,預計今年將減稅約5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2014年1月1日之後,國家允許生物藥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産,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這六大行業是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産業。 其中,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産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則將6大行業的固定資産加速折舊優惠範圍,擴圍至輕工、紡織、機械、汽車四大行業。 所謂的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准予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提高折舊率的政策。加速折舊主要是早期折舊金額大,晚期少,這樣,企業早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也就是稅務利潤就低,相應其應繳納的所得稅就少。雖然總稅負未變,但稅負前輕後重,好像是政府給予了企業一筆無息貸款一樣,相當於政府在前期扶持了企業發展,後期企業的交稅能力就會增強。 加速折舊的直接好處是不用馬上就交稅,因此增加了企業的流動資金,盤活了現金流,企業的現金負擔好很多。對國家而言,加速折舊政策意味著當期財政收入的減少;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能夠實現延期納稅,使企業可以更大膽地投入研發,加快設備更新推進技術改造,因為企業越是這樣做,越能得到稅收優惠。 固定資産加速折舊優惠政策在對企業起到實質性“減負”的效果。同時,它可以使得一些設備銷售加快,激活新的設備市場,企業本身利用新的技術也可以實施産業升級。 另外,加速折舊有利於投資結構的轉型,將資金配置到回報率更高、可以提升資本回報率的産業上,鼓勵新興産業的投資以及傳統産業的研發投入。(陳益刊 徐蓮)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