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近日發佈公告顯示,7省市閒置土地盤活不到位,3.6萬公頃土地被閒置,其中閒置最多的安徽省超過1.6萬公頃;部分地塊已閒置9年。一些地方和部門在閒置土地及處置上的不作為、慢作為令人痛心,土地閒置背後的監管閒置必須嚴查。新華社發 大巢 作 在7個省份59名官員被問責後,200多名官員近期也將因為不作為被問責處理。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通過“督查上下聯動”、“閒置資源回收”、“調整庸碌幹部”這“三招”來提升懶政“緊箍咒”的力度。 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對今年國務院督查中發現的不作為行為核查問責情況的彙報。 對於查出的問題,李克強在會議上強調必須問責到人,打到痛處,“不作為的幹部,該問責的要問責,該‘挪位子’的要‘挪位子’。” 從聽取來自第三方的政策效果評估,到日趨常態化的督查問責,近段時間以來,“狠抓政策落實”一直是國務院一項重要工作。 官方之所以將“庸政懶政”視為過街老鼠,是因為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持續顯現的情況下,政策“最後一公里”問題、一些地方官員的不作為已經成為拖累“穩增長”的重要因素。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告訴中新社記者,從年初來的情況看,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沒有市場預想那麼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官員“保證不出事”心態下的庸政懶政。高層已意識到政策傳導的問題,所以專門對官員的作為提出要求。 中國社科院此前發佈的一份報告也指出,“有錢不花”是市場經濟中最大的懶政和宏觀經濟不景氣的首要根源。報告認為,相比于支出主要用於財政供養人員收入的西方財政,中國財政被稱為“發展財政”,要更多地建設項目,從而帶來更快的發展和更多的財政收入。 該報告注意到,自本屆政府執政以來,國務院至少有10次會議涉及到了激活財政“存量資金”問題,但是目前來説,依然存在著嚴重的滯留現象。 據測算,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存量規模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李克強此前也多次強調要喚醒沉睡的資金,“一些地方錢撥下去了,再遲遲不開工”,就要把撥款收回來“調給那些想幹事、能幹事的地方去”。 截至8月底,國務院已分別收回中央和地方存量資金109億元和2966億元,處置閒置土地31.25萬畝。李克強表示,收回的資金要調向主動作為的地方,投向發展和民生急需的重點領域。年底前,對各地尚未處置完畢的閒置土地,按面積收回或扣減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除了回收閒置的資金和土地,不作為官員的“烏紗帽”也將成為被“回收”的對象。李克強在會議上要求把“幹部能上能下機制”與“督查結果”銜接。他強調,“這個‘能下’,不是指貪污犯罪,説白了就是不作為、不會作為的,就不要佔這個位子,耽誤黨和國家的事業。要讓會作為的上來。” 在通過圍繞著資金、土地甚至烏紗帽的調整計劃震懾庸政懶政的同時,李克強亦強化了發現問題的機制。在該次常務會上,他提出了督查上下聯動的要求。 李克強表示,“要研究制定一個督查辦法,做到層層督查,還要有對督查的督查。國務院已經做了示範,下面也要動。”李克強説,“首先鼓勵自查,如果自查解決不了,就要去督查,直接處分,或者挪個位子,讓能幹的去幹。” 李克強強調,對“不作為”決不能手軟,伸出的拳頭不能打在棉花上,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落實政策措施作為“軍令狀”和鐵的紀律,主動破解改革和發展難題,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記者 周銳)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