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誠信對全社會誠信具有引領作用。CFP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部署,強調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法治保障,努力打造清單明晰、程序正義、問責法定、公開透明的具有較高公信力、滿意度的現代誠信政府。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清單落實。現代誠信政府的權力必須是法律賦予的,必須在法律界限之內行使。“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特權思維、事無巨細操持包辦的壟斷意識,都不符合權力有限的要求。李克強總理提出了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詳細解釋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的發展思路。各級政府需以清單授權為邊界依據,落實好已公佈的各類清單,進而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要落實已公佈的權力清單。落實好政府向社會全面公開的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把政府的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要落實已公佈的責任清單。落實好政府明確的責任事項、追責情形及其法律法規條款依據,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政府要努力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著力改善民生;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保障公平競爭。要落實已公佈的負面清單。對公民、企業等民事主體而言,要做到“法無禁止即可為”,使之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市場經濟活動中去。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程序正義。政府行政行為是由一系列有機結合、協作互動的環節和步驟組成的動態行為過程,程序是否正義直接影響政府行為的質量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現代誠信政府的保障是行政行為必須遵循程序正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要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等,這都是對程序正義的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程序正義,需要做到如下方面:對政府行為進行內部合法性審查。以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為依託,審查政府決策事項是否于法有據、決策內容是否依法合規,凡未經合法性審查或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納入工作實施範圍。對政府行為進行專家論證與風險評估。建立行政決策專家論證與風險評估機制,從政府決策諮詢專家庫中依據具體項目抽選相關領域專家,對行政決策方案草案進行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論證。鼓勵公民參與政府行為決策。建立行政決策公民參與機制,採用座談會、協商會、開放式聽取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公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嚴格政府行為決定的集體討論。行政決策在經過前期程序後,最終結論必須充分討論,集體決定,堅決反對個人説了算或少數人專斷。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健全問責機制。以往的行政問責制度主要是對黨政領導幹部的問責,並未涉及非領導幹部;主要是對程序違規行為的問責,對實體行為違規的情況則涉及很少。現代誠信政府則要求政府部門和公務員對已得到客觀評價的結果負責,即政府需要全面覆蓋行政問責制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健全問責機制,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強化政府機關負責人行為的法律責任。新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這將督促政府機關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政,更具責任擔當。完善政府糾錯問責機制。《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對行政機關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失職的處理方式進行了完善。建立政府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對決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行政機關負責人、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在目前的反腐活動中,一大批已經退休的官員被查處,説明終身責任追究得到了有力的落實。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增強透明力度。建設現代誠信政府,要全面推進政務依法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讓政府政策透明,讓權力運行透明,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未來政府依法增強透明力度應當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依法規範政府信息公開管理。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的分管領導、責任機構和聯絡人,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職責、工作標準,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接收、登記、辦理、審核、答覆、歸檔等環節的程序規範。依法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領域。重點推進行政權力清單、財政資金信息、公共資源配置信息、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共服務信息等領域信息公開;重點推進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的規範性文件信息公佈。強化政府信息公開的信息化水平。加強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建設,統籌運用新聞發言人、政府網站、政府公報、政務微博微信、廣播電視等平臺及時發佈各類權威政務信息,以及時、便捷的方式與公眾進行互動交流。(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楊暢、賀培育)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