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好了,民生才能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01 18:45 來源: 第一財經資訊
【字體: 打印本頁

9月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新一批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舉措,打造公平規範便利的營商環境。這説的是“軟環境”,即保障市場良性運行的“制度環境”。

會上討論了一個新詞兒:海綿城市。這説的是“人居環境”。還涉及到3種汽車的命運:新能源、小排量、黃標車。這有關“大氣環境”。

無論“制度環境”,還是“人居環境”或“大氣環境”,環境好了,民生才能好!常務會上討論的,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看來,國務院常務會的議題設置,確實大有門道。既講求時間節點,在最恰當的時機推出最合適的政策;又講究統籌兼顧,以施政的內在邏輯把方方面面內容有機地串連在一起。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是本屆政府推進改革的“先手棋”。以此打造公平規範的市場環境,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減負,這一直是常務會的核心議題之一。此次確定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62項審批事項;對89項仲介服務事項,不再作為部門行政審批受理的必要條件。

清理規範了這麼多事項,營商環境清爽不少。而所謂“環境好”,除了讓老百姓辦事便利痛快外,還要讓大家感受到公平安全。因此會議確定強化“先照後證”改革後的事中事後監管。

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語重心長説,怎麼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這需要探索,可能是一個艱難過程。“我們現在面臨雙重任務,經濟在轉型,政府職能也要相應轉變。這兩個‘轉’,相當複雜艱巨,大家要下功夫動腦筋,在推進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

當天常務會部署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海綿城市”是城市規劃理論中的一個新興概念。這個新詞兒上了常務會,可見這一“高大上”的會議也可以挺“潮”。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指的是發揮建築、道路、綠地和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涵養水資源,使雨水變棄為用的城市發展方式。這一議題,直接呼應李克強曾在此前常務會上提及的“城市看海”問題。但總理顯然不僅在城市風貌的層面關切這一問題,而是有著更深的民生考量。

“這實際上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李克強在會上強調,“海綿城市建設要與棚戶區、危房改造和老舊小區更新相結合。城市建設要平衡,別忘了我們還有1億人住在棚戶區裏!”

他説,最大的“反海綿現象”其實就是棚戶區,很多棚戶區、老城區連基本的給排水系統都沒有,一下雨就靠沙袋“抗澇”。這樣的人居環境不改善,一邊高樓大廈一邊棚戶連片,“老百姓心裏怎麼能舒服?”

1輛“黃標車”的污染排放量,相當於28輛國五標準汽車的排放量。當天會議討論中,有關部門提供的這一數據觸目驚心。事實上,機動車尾氣已成為當前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促進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淘汰超標排放汽車,無疑大大有利於緩解能源與環境壓力。

相關的3項決定,完善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創新分時租賃、車輛共享等運營模式,可謂“活招”;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可謂“實招”;加快淘汰營運“黃標車”,確保完成到2017年全國基本淘汰“黃標車”任務,可謂“硬招”。用李克強總理在當天會上的話説:“三箭齊發,把汽車産業發展和轉型都帶動了。”(陳翰咏)

責任編輯: 溫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