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三季度GDP增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20 10:46 來源: 金融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三季度中國官方GDP數據的靴子終於落地。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487774億元。分季度看,三季度GDP增速為6.9%。

    儘管這一增速為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次破7,但並不出人意料。早在具體數據尚未公佈之前,各家機構對此已經熱議紛紛。樂觀者仍認為7%以上增速可保,悲觀者則認為三季度增速可能降至5%,而大部分人士預測經濟增速在6.7%~6.9%之間。

    實際上,不僅是剛剛公佈的三季度GDP增速為各界所關注,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走勢乃至整個“十三五”規劃期間中國年均GDP增速也受到世界矚目。儘管對於具體數字仍存在分歧,但各方均已大體達成共識:接下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增速將難以與此前長期高達9%~10%的平均增速相媲美,日趨放緩已經成為客觀事實。其中,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新興市場部門負責人魯奇爾·夏爾馬等悲觀者表示,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的持續性放緩可能會將全球經濟增速帶到他所認為的2%臨界值以下,並聲稱“中國可能很快就會向世界輸出鞋子、玩具等之外的另一種東西:一場衰退”。

    但是,僅僅盯住經濟增速這一指標來預判中國經濟的發展,未免有失偏頗。事實上,仔細分析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和前三季度宏觀經濟的各項數據可以看出,當前6.9%的經濟增速與此前規模擴張模式下的經濟增速不具有可比性。表面上,我國經濟面臨著增長速度的換擋期,從本質來看,則是我國主導産業的更替升級、區域發展的再平衡與新舊發展動力的轉換正在持續進行。

    首先,經濟增速換擋背後是主導産業的更替升級。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第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産業10.8個百分點。可以看出,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産業崛起勢頭喜人。

    從統計數據來看,扣除價格因素後,2001年至2013年,我國服務業年均實際增速達到10.6%,而過去10年我國服務業每增長1%,可帶動經濟增長0.43個百分點。初步測算,未來幾年服務業仍有可能保持年均實際增速10%,也就是説,每年消費將會帶動GDP增長4個百分點左右,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不僅如此,服務業的發展還將吸納眾多就業人口。2013年我國第三産業就業人員佔比達到38.5%,成為最大的“就業穩定器”,但與美國等發達國家70%~80%左右的就業佔比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測算,在我國,服務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帶來100多萬個新增就業崗位。隨著服務業主導經濟格局的形成,2020年服務業領域就業人員有望達到4億人,佔總就業人員的50%。

    其次,經濟增速換擋背後是區域發展的再平衡。

    據國家統計局有關專家介紹,儘管近年來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較快,但東、中、西部地區仍存在較大差距,其中,中部和東部地區的經濟實力約有5年差距,而西部和東部則相差10年。

    可以預期,隨著發展較為成熟的地區經濟增速逐漸飽和,中西部地區將憑藉後發優勢獲得更快發展。而這一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發展水平逐步“拉平”的過程,也是我國釋放改革開放紅利的過程,同時,也將成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一大引擎。

    再次,經濟增速換擋背後是新舊發展動力的轉換。

    近兩年來,決策者一直高度重視大力扶持小微、初創企業發展,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視為帶動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在數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雙創”的重要作用。從實際效果來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實施,極大地激發了大眾創業熱情,擴展了就業空間,也帶動了就業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性矛盾突出的情況下,近一年來,我國的失業率卻穩定在5.1%左右。

    此外,在新舊動力轉換的過渡時期,中央還通過打造“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加速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目前,上述舉措已見成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至9月,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達到10.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高出4.2個百分點,新産品像新能源汽車都在翻倍增長。與此同時,新業態的崛起也不甘落後,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在過去兩年連續高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增速高達36.2%。

    由此可見,在主導産業更替升級、區域發展再平衡、新舊增長動力轉換的過程中,我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至6.9%,但同時也把即將消失的“人口紅利”、“資源紅利”轉變為“技術紅利”、“創新紅利”。可以預期,隨著發展目標和落點從規模擴張向不斷提質增效、推進結構調整、轉換發展動能調整,我國經濟將獲得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馬梅若)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