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總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具有重大意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24 09:34 來源: 國際在線
【字體: 打印本頁

自2012年在華沙舉辦首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以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已走過四個年頭。阿爾巴尼亞總理艾迪·拉馬曾這樣評價該機制:“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對於整個中東歐地區的國傢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於阿爾巴尼亞而言也不例外,這是國家間務實合作項目的具體框架。”

去年12月,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貝爾格萊德舉行。會後與會國簽署“貝爾格萊德綱要”。“綱要”簽署後的一年間,中國與阿爾巴尼亞在各方面的合作異彩紛呈。

經貿合作是中阿雙方合作的基礎。中國相關部門深入調研,根據阿爾巴尼亞的特點給出了雙邊合作的建議。中國與阿爾巴尼亞經濟互補性強,在基礎設施、通訊、能源、礦産、農業等多個領域合作前景廣闊。近年來,中國與阿爾巴尼亞的雙邊貿易額不斷攀升。中國已成為阿爾巴尼亞第三大貿易夥伴。

中阿兩國的務實經濟合作正在穩步推進。去年拉馬總理在與李克強總理會談時提到的阿爾伯裏公路項目,經過一年的時間,進展顯著,已進入談判的最後階段。

今年6月,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寧波舉行。阿爾巴尼亞副外長塞利姆·白勞爾達雅率團參加,雙方達成多項共識。白勞爾達雅副外長在與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王炳南會談時表示,阿爾巴尼亞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阿爾巴尼亞已把同中國的經濟合作,與阿政府最重視的“入盟”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説高度評價“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是一個包容的平臺,包容60個國家的利益。這個戰略為不同地區的國家合作提供了可能。”

在會見期間,白勞爾達雅副外長介紹了阿爾巴尼亞新近頒布的對外投資保護法。他表示該法律將為阿爾巴尼亞正在建立的三個自由貿易區提供法律支持。他邀請中國投資者來阿投資興業,參加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白勞爾達雅副外長表示,阿爾巴尼亞注意與周邊國家加強經濟合作,這也讓阿爾巴尼亞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的登陸港,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機會。

王炳南部長助理表示,中國有很多有實力的企業,相信他們願意參加阿爾巴尼亞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項目。中國政府也鼓勵中國金融機構加入阿爾巴尼亞的建設並提供必要的支持。

近年來,阿爾巴尼亞大力發展旅遊業。2015年4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出境旅遊交易會讓阿爾巴尼亞旅行社有機會直接與中國旅遊企業甚至是中國遊客面對面接觸。如今,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出境遊人數最多的國家。阿爾巴尼亞國家旅遊局市場負責人阿爾堡蘭特·拉馬表示,阿爾巴尼亞重視中國市場,此次4個最具實力的阿爾巴尼亞旅遊企業參加展覽是進入中國旅遊市場的第一步,“中國遊客對阿爾巴尼亞表現出非凡的熱情,很想認識阿爾巴尼亞。我們向他們介紹的不僅僅是陽光沙灘的阿爾巴尼亞,而且包括阿爾巴尼亞的許多文化遺産,阿爾巴尼亞獨有的旅遊資源。”

在今年6月于中國東部城市寧波舉辦的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交流會上,阿爾巴尼亞仍然重點推介了旅遊資源。阿爾巴尼亞多家旅遊企業為中國遊客準備了大禮包,邀請中國遊客暢遊巴爾幹地區。阿爾巴尼亞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阿爾巴那·杜特拉裏女士邀請中國旅遊者到阿爾巴尼亞走走看看。她説,阿爾巴尼亞之旅一定能讓旅遊者流連忘返,因為在旅途中除了美景,阿爾巴尼亞將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在文化領域,中阿合作成績斐然。5月,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阿爾巴尼亞出版商協會簽署《“中阿經典圖書互譯出版項目”合作協議書》,中阿雙方將在未來5年內翻譯和出版至少50部經典文學作品。10月,阿爾巴尼亞國家博物館與揚州市博物館的合作協議簽訂。而今中國與阿爾巴尼亞文化合作備忘錄正在緊張地編纂過程中。

今年9月,阿爾巴尼亞文化部長米雷拉·庫姆巴羅女士在出席揚州市運河城市旅遊論壇時表示,中阿文化合作的成果也得益於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她説:“文化具有增強人與人溝通橋梁的作用,文化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物理和歷史的距離。作為文化部長,我願意與中國加強文化交流,我的同仁們正在積極準備中阿文化合作備忘錄。我們很榮幸,阿爾巴尼亞與其他15個中東歐國家有機會與中國展開闔作。”

去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簽署的《貝爾格萊德綱要》明確提出:將深化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今年,中國的揚州市、汕頭市、河南省與阿爾巴比亞的發羅拉市、都拉斯市、斯庫臺大區建立友好交往城市和友好交往省區關係就是該綱要落實的具體體現。

如今,“一帶一路”戰略為中阿兩國的務實合作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阿爾巴尼亞地緣優勢明顯,是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歐洲的門戶。阿政府希望借助這一優勢,在16+1合作機制的推動下,發展本國經濟,造福人民。正如,中阿文化友好協會會長伊利亞茲·斯巴修所説的:“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賦予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新的生命力。”(記者 張卓 Leftion Perister)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