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下午在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共同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講話中,李克強提出“1+6”合作框架,即共同致力於構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新型夥伴關係的一個目標和包括落實合作推進路線圖等在內的六大重點,獲16國一致支持。
今年是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是“16+1合作”的第四個年頭,也是首次在中國舉行的會晤。四年來,“16+1合作”充分照顧歐盟有關關切,與中歐合作大局同步並舉,致力於實現中國、中東歐國家和歐盟三方共贏。如總理所説,探索走出了一條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制度的國家間務實合作新模式。在固有的基礎和成績的背景下,“16+1合作”如何取得更多進展,邁向更高大的舞臺,是這次會晤所要解決的一個重點議題,“1+6”合作框架正為此提供了答案。
共同致力於構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新型夥伴關係。這一總目標的確定,標誌著“16+1合作”有了更為清晰和更高層次的戰略追求。特別是“新型夥伴關係”的定位,既符合現實情況,也意味著各國間的合作親密度將進一步加強。互信關係的提升,將令各方在深化合作中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成本,“16+1合作”的凝聚力將顯著增強。
六大重點,是根據當前中東歐各國的經濟發展形勢與合作需要,所提出的具體目標和路線圖。如在落實合作推進路線圖中,就強調中方願同16國分享彼此發展機遇,共同推進實施此次會晤發表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這是確保彼此在共同認定的合作規劃下,穩步推進合作的前提條件。也為未來5年的中東歐合作設置了議題,指明了方面。
重點的提出,充分照顧了中東歐各國的實際情況。對於中國來説,中期規劃與中國“十三五”規劃相契合。這不僅僅是時間上的巧合,更是中東歐合作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對外合作中重要地位的必然體現。這樣的規劃,與中國經濟新常態相對接,確保了合作的前瞻性與務實性,必將帶來多贏效果。對於東歐各國而言,當前也面臨著産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等發展任務,而中東歐合作正提供了一次難得的發展契機。
未來中東歐合作不得不提的另一點重要背景即是“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東歐國家佔據四分之一,這意味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到中東歐的合作中去,而中東歐合作的推進,也將助力提升“一帶一路”建設的質量。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不少構想與多數東歐國家的發展規劃相契合,為互利共贏奠定了堅實的戰略基礎。其他如打造産能合作新樣板、創新投融資合作方式、促進貿易投資雙增長等重點目標,也將受惠於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制定具體的經貿合作目標,李克強總理還提出了要擴大中東歐的人文社會交流,建議將2016年確定為16+1人文交流年,充分發揮文化、教育、科技、青年、衛生、媒體、智庫等各領域合作平臺的作用,舉辦豐富多彩的人文活動。人文交流的拓展,是前期經貿合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推進,也將更好的助力中東歐合作的全方位深入。
11月25日,李克強總理邀請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共同乘坐中國高鐵,引發了各界的強烈關注,成為會場之外的一道靚麗風景。這不僅是總理個人對於中國高鐵的再次推介,也預示著中東歐合作如高鐵般步入一個更加成熟、坦承的快車道,“16+1”必將實現“16+1>17”的預期效果。(川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