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提質增效凸顯供給側改革思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10 12:5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常務會議12月9日部署促進中央企業增效升級,並聽取監事會對央企監督檢查情況彙報。

央企是國民經濟的頂梁柱,也有“定海神針”的美譽,對GDP的貢獻最高時曾達到44%,其生産經營和效益關係國家經濟大局。

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中,復蘇動力不足。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加大,部分行業市場需求不足,産能過剩,庫存加大,而不少企業轉型升級尚在觀望中,改革的步伐不大,陣痛也在發作。而中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無論是就業還是發展,經濟都需要有一定的速度,需要兜底。在此關鍵時刻,央企責無旁貸,理應充分發揮其主力軍作用,為國民經濟挑大梁。

但是,事實很骨感。當前,央企發展面臨新世紀以來最為複雜的形勢和嚴峻挑戰。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央企營業總收入22.1萬億元,同比下降8.2%,實現利潤1.35萬億元,同比下降11.3%。

冷漠的數據意味著央企的效益在下滑,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國內外經濟大氣候所造成的,市場需求不足,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央企本身經營失策,有的則是惰性使然,供給與需求脫節,效益低下,甚至虧損。

有鋻於此,此次常務會議提出,今後兩年要以提質增效為重點,綜合施策,促進央企紓難解困,在市場拼搏中提質升級,更好發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作用。會議出臺的促進央企提質增效的五項政策,即緊盯市場需求強化創新,加強分類指導,推進管理增效,加快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創新政策支持,條條都切合當下熱議的供給側改革思路。

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第二條,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採取資産重組、産權轉讓、關閉破産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屍企業”,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

在此,“出清”二字十分傳神,實際上就是要把那些“僵屍企業”掃地出門,不要再挂著央企的金字招牌混飯吃。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則認為,這是國務院層面政策,首度就虧損企業問題,提出定性、定量、定時、定標準的措施,意義重大。這四定,具有明確的政策可操作性和限定性,表明中央政府壯士斷腕的氣魄,不再袒護央企,這回是動真格的。央企要順勢而為。

此外,市場對此次會議提出的加快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政策也有期待。2016年將在全國全面推開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分離移交,啟動剝離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機構試點。這一政策可提升國企的機制活力,打破國企的固化壟斷有實質性意義。

而央企提質增效,最終要靠數字説話。在會上,李克強總理指出,“我們尊重企業經營規律,不干預企業的具體項目。但企業必須要拿數字説話!”總理説,“過去我們考察企業,首先要看報表,看投入、産出、負債等情況。現在同樣,央企交了多少稅、多少利潤,國有資産增值多少,要明明白白交上一本賬!”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央企任重道遠,唯有堅持高舉改革大旗,堅持技術創新、機制體制創新的“雙創”,堅持供給側與需求側對接,才能不負重望,有所擔當。(蔡恩澤)

責任編輯: 劉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