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總理會頻提産能合作:
走上“光明大道”的“李計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16 09:31 來源: 國是星期三
【字體: 打印本頁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日前在鄭州舉行。最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心的仍然是産能合作的“老話題”。


12月15日上午,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四次會議後共見記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上合領導人一致認為過去一年多來的地區合作卓有成效,同時也面臨嚴峻複雜的挑戰。上合組織應聚集力量,挖掘潛力,打造六大合作平臺,推動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14日下午,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與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舉行會談,其中深入産能合作是最重要的議題;15日上午,在上合總理會的大範圍會談時,他又提出重點打造六大合作平臺,搭建産能合作平臺便是其中之一。

本次上合總理會是中國本年度“主場外交”的收官之戰,落筆于産能合作,盡顯該議題在全年外交框架中的重要性。國際産能合作成為中國經濟外交的重點,還要從一個被稱為“李計劃”的合作説起。

“李計劃”走上“光明大道”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不妨倒敘緣起。一年前此時,冰天雪地的哈斯坦納,李克強與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共進早餐。公開圖片顯示,餐桌上的食物僅有一小盆麵包、一盤蔬菜沙拉、一盤小菜和兩杯橙汁。

但這是一頓“天價”早餐。此前一天,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與李克強進行了90分鐘左右的會談,原定的交互傳譯被臨時改為同聲傳譯,熟悉外交習慣的專家説,臨時變更翻譯方式意味著會談的內容可能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改變。

原來,在會談之初,哈方原本只希望向中國出口更多的能源與農産品,但當李克強聽對方介紹了本國的“光明大道”計劃後,他認為不妨提出一項新計劃。這個産能合作計劃,後來被納扎爾巴耶夫稱作“李計劃”。

“能不能考慮咱們合作?我們就地建設生産線,幫你們實施‘光明大道’計劃?”李克強問納扎爾巴耶夫。

所謂“光明大道”,是納扎爾巴耶夫在此前的國情咨文中提出的新經濟政策,核心內容是加強道路、住宅等基礎設施建設。彼時的哈薩克斯坦,沒有一個水泥廠、平板玻璃廠,僅有一個鋼鐵廠規模也很小。

納扎爾巴耶夫聽到李克強的這個建議眼前一亮,當即拍板:“就這麼定了!”。

會談當晚,哈方就緊急制定方案、籌措資金,同時派馬西莫夫第二天一早便前往李克強下榻的酒店與李共進早餐。

雙方邊用早餐邊就“中哈産能合作框架協議”達成初步共識,涉及基礎設施、公路、住房等10多個領域。這頓“早餐”價值近200億美元。

李克強在回京後召開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外公佈了“李計劃”的戰略考量,“我們有這麼多富裕優質産能,恰好又有這麼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巨大,這為中國的裝備製造‘走出去’,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李計劃”之所以重要,是由於這是中國與外國進行産能合作的起點,彼時並無任何可借鑒的經驗,如何實施、實施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在當時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以致于計劃可以進展到哪個層面,當時都是未知數。

迅速落地“李計劃”取得豐富成果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但至少從節奏來看,“李計劃”之後的進展可謂神速。李克強訪哈結束後不到兩周,哈薩克斯坦投資和發展部部長伊謝克舍夫便來華與中國國家發改委共同舉行中哈産能合作第一次對話,這雖為新增的一項安排,但中哈這次對話卻意外確定了16個早期收穫項目和63個前景項目清單,涉及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能源、電力、礦業、化工等領域。

如今,中哈産能合作對話已經進行六次。今年4月,兩國已簽約項目為28個,投資總額超過230億美元。年底,雙方達成的合作項目增長到52家,總金額增長到241億美元。這些産能合作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汽車製造等方方面面。

目前,汽車製造、聚丙乙烯項目已經開工,一個更重要的標誌性工程也即將上馬,這就是阿斯塔納輕軌項目。

阿斯塔納輕軌項目是阿斯塔納市為舉辦2017年世博會而建設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整個工程需投資大約17億歐元。公開消息顯示,阿斯塔納為了輕軌計劃,曾于2011年到2012年多次招標,但都因為沒有投標者而流標。

今年5月,由中鐵旗下中鐵國際集團牽頭的聯合體與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輕軌公司正式就阿斯塔納市輕軌一期項目簽署EPC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阿斯塔納市輕軌一期項目線路總長22.4公里,設計時速80公里,配備19列車輛,採用中國規範設計施工並裝備中國設備。中方表示力爭確保該項目在2017年世博會開幕前通車。

就在上合總理會召開之時,絲路基金官網公告稱,已與哈薩克斯坦出口投資署簽署框架協議,出資20億美元,建立中國—哈薩克斯坦産能合作專項基金,重點支持中哈産能合作及相關領域項目投資。

具三大優勢基因“李計劃”空間廣闊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李計劃”並非一時興起,自帶“優勢基因”決定著它作為一株“優質樹苗”收穫可期。中國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孫壯志對“國是星期三”(微信號:WednesdayNews)分析了“李計劃”幾大“優勢基因”:

其一是中哈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中哈不僅地緣近,在經濟上,兩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投資貿易合作,在政治及安全領域上,兩國的合作也達到較高的水平。正是各領域合作的“全面開花”,使得兩國産能合作順理成章。

其二是實現兩國經濟戰略的對接。哈薩克斯坦過去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能源,包括石油和有色金屬,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很大,但大量基礎設施所需要的材料卻不能生産,比如玻璃、水泥等。這恰好形成與中國對接的契機,哈方可以借此實現産業結構調整,學習到中國的相關技術和經驗,使自己的産業具有競爭力。而中國企業也可以借此完成“走出去”的重要一步,提升競爭力。

其三是兩國高層領導人間務實友好頻繁的互動,在合作起步階段起到助力作用,推動眾多部門協力參與,加速和夯實規劃的落實。

儘管並非所有國家都和中國保持“全面戰略夥伴”的關係,但不代表産能合作不具備示範效應。以中亞為例,孫壯志説,中亞國家的産業結構普遍都存在問題,也缺乏基礎設施,如果雙方的合作可以達成互補性,那麼這種産能合作就有實現的可能。

“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這正是這個機制的生命力所在,也給中國與各方的合作創造了廣闊的合作空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石澤對“國是星期三”(WednesdayNews)説。(傅藝明 肖欣)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