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創新驅動的堅實步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18 07:1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日前,在廣東舉辦的一個經濟論壇上,有學者建議,這個製造業大省應當把“培養新一代企業家”作為重心,加快理順政企關係,在政策制定、制度創新上給予足夠支持。

這個建議非常中肯,對其他地方以及相關部門也是重要的啟示。

近些年,世界經濟格局重構,貿易規則升級,科技革命興起,與我國轉方式、調結構形成了歷史性交匯。能否把握這一戰略機遇,邁出創新驅動的堅實步伐,進而在一些重要領域形成先發優勢,不斷夯實實體經濟、釋放增長動力、實現轉型升級,是對企業的巨大考驗,更是對改革的巨大考驗。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不僅列于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更明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們要深刻理解這一重大部署,加快推進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創新,把創新貫穿于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靠創新迸發出推動持續發展的深厚力量。

一、經濟下行的壓力風險與創新驅動的上升活力正在“賽跑”,中國經濟站在創新發展的競技場上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走勢偏弱、復蘇乏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從先前的3.3%下調到3.1%。發達經濟體中只有美國相對好一些,上半年經濟增長2.8%,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則基本上明顯回落。全球貿易狀況更是不佳,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額大約增長2.8%,相比國際金融危機之前年均近7%的增速,回落幅度很大。有“風向標”之稱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連連下挫,11月中旬報504點,創下新低,表明後續的世界貿易仍然是萎縮趨勢。受外需不振的影響,我國前三季度出口同比下降1.8%,進口下降15.1%,而且這一趨勢很可能將持續到明年。

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現狀,從根本上説還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演變和深化,是發達經濟體過度依賴金融擴張和財政刺激的傳統發展模式,以及多年積累的結構性問題交織纏繞所導致。為重啟新一輪經濟增長週期,世界各國都在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培育新的增長動力,積極打造具有強勁增長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經濟結構,爭取徹底擺脫困境、重新走向繁榮。尤其要看到,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不僅引發了新的産業革命,更催生了涉及經濟、技術、環境、社會、文化等廣泛領域的變革,也勢必改變世界經濟的增長軌跡和傳統格局。

經濟下行的壓力風險與創新驅動的上升活力正在“賽跑”,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站在創新發展的競技場上。在科技創新多極化與經濟增長多極化“雙重疊加”的大背景下,我們正面臨著一個重大歷史機遇。從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每個世界級大國的崛起,都必然伴隨科技、文化、理論、制度以及參與全球治理等各個層面相輔相成的一系列創新,每一次都深刻影響了世界力量格局。從某種意義上説,創新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總數超過1.5億。面對全球經濟大重組、新一輪産業技術革命、國家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多重機遇,面對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健康、醫療、教育、娛樂等産業的巨大商機,如果把全社會每一個細胞都激活,興起制度、技術、工藝、管理、文化、組織等各個方面的創新熱潮,不僅能夠催生一批率先掌握並適應這種變化的快速成長行業,一批因率先使用新科技、發明新産品、滿足新需求、創造新商業模式的領先企業脫穎而出,更將引領一個更有創造力的社會、打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動力引擎,使經濟社會肌體充滿無限生機。

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形成新的具有戰略制高性的經濟發展模式的“機遇窗口”已經打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在比拼新動力的國際賽場上,誰跑在了前面、擁有新的先發優勢,誰就能在世界經濟格局變遷中佔據有利位置,化解風險挑戰為戰略機遇,牢牢把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二、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釋放創新活力

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這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底氣,也給予我們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信心。而其中蘊含的所有潛力活力,都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出來,破除一切束縛和桎梏,讓想創新、能創新的人們有機會、有舞臺釋放創造潛能,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再一次形成創新涌動、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

最近一個時期,中央反復強調經濟結構性改革,明確提出“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這一要求,清晰體現了“十三五”時期經濟治理思路的方向、策略,也進一步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重點,對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許多問題都發生在供給創新不足上。農業持續多年豐收,但重要作物的種子技術都控制在別人手裏,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也表明農産品質量亟待提高。製造業上了一個大臺階,但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相當多領域缺少核心技術、自主品牌,不少産品産量巨大,價格和利潤也低得驚人,模倣之路越走越窄。隨著中等收入人群壯大,對消費品質、消費內容都有新的要求,但目前有效供給不足成為突出問題,以致于化粧品、水龍頭、電飯煲都會引發“海淘”“海代”熱潮。另外,改善供給的方法手段也需要創新。前幾年我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方向是正確的,但基本上是政府出手,資源配置由政府決定。風電、光伏、LED等産業遍地開花之後嚴重過剩,一些獲得大量補貼的企業甚至淪入虧損破産的境地。這都是需要我們深刻反思、汲取教訓的。

改善供給的核心在於提供恰當激勵,關鍵在於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建立激勵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解放生産力、提升競爭力。例如通過改革提高勞動力、資金、土地、資源等生産要素投入效率;

理順科研體制、教育體制、資本市場,推動人力資本、知識增長、資本投入等要素升級;加大簡政放權、打破壟斷、減免稅負、保護知識産權的力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下決心淘汰僵屍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有競爭力的新産業新産品;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等等。總的來看,結構性改革有利於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優化生産力佈局,是實現持續增長、長期繁榮的根本所在。面對新常態下的新特點、新趨勢,我們迫切需要著眼創新供給、提升效率,充分釋放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和增長潛能,向結構性改革要經濟新動力、競爭新優勢。

需要強調的是,企業的創新意願活力是否提升,是檢驗結構性改革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尺。企業作為創新的市場主體,要引入新産品、設計新標準、實行新管理、採用新技術、開闢新市場,無不需要創新實幹的企業家精神,這也是市場經濟中最稀缺的資源和最根本的競爭力。過去30多年,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也同樣需要新一代企業家發揮引領創新發展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激發市場活力,就是要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該營造的環境營造好,該制定的規則制定好,讓企業家有用武之地;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多從管理者轉向服務者,為企業服務,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我們要深刻領會這一精神,把發展實體經濟和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作為制定和實施經濟政策的一個出發點,並在持之以恒的反腐倡廉中加快制度創新,打造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新型關係,真正把功夫下在鞏固基礎、增強底氣上。

三、實現創新發展,需要新一輪思想解放的引領,需要理論、文化層面的創新支持

實現創新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改革加快推進,需要企業家和科技工作者加倍努力,也需要新一輪思想解放的引領,需要理論、文化層面的創新支持。

我們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踐不斷向前發展,思想解放永不能停步。那些由於形式主義的束縛而導致的貌似解放、實則僵化的觀念,因循守舊、故步自封、難以跳出傳統增長模式的慣性思維,極力維護本部門、本單位利益的小團體主義,都要自我反省和摒棄。需要強調的是,解放思想不是空喊口號,也不能漫無邊際,必須深入研究和切實遵循客觀規律,這是增強各項工作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的前提和基礎。當前,無論是從國際競爭進入“後危機時代”的複雜環境看,還是從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攻堅期”的艱巨任務看,我們不懂得、不熟悉的東西依然很多,都需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研究、更加自覺地掌握運用規律,以適應新的形勢新的發展。例如強化全球化思維,在全球範圍內組織市場、技術、資金、人才等各種生産要素,充分考慮互聯網等顛覆性技術對産業結構、商業模型乃至社會管理的深刻影響等等,以新思想、新辦法破除長期積澱的舊習慣、老框框。

我們要始終堅持理論創新。新常態下的經濟運行、新技術催動的經濟活動,是生動、豐富、充滿變化的。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世界經濟長期結構性調整,也給經濟增長帶來很大變數。我們固然不能再用老眼光、舊思維,也不能簡單套用西方經濟理論和分析工具來解讀、研究、指導當下的經濟發展和管理問題。如果不注意中西方差異,不加區別地把它們搬到中國來,可能出現“西橘”變“中枳”的結果。理論工作者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開闊視野,解放思想,向實踐和群眾學習,用中國的理論解讀總結中國實踐、中國道路,提煉出一套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我們要努力建設創新文化。在全社會鼓勵創新,需要強大的文化引導力、精神推動力。從教育、科研到創業創新的各個領域,都要鼓勵創新思維、倡導追求卓越,以真才實幹論英雄。同時也要看到,創業創新具有高風險,倡導冒險與包容失敗是創新文化的兩大必備要素,不懼失敗、善待失敗才能贏得成功,總結好經驗教訓就可以從頭再來。我們要為所有矢志創新者搖旗吶喊,真誠地尊重每一份奮鬥的價值、每一個創造的夢想,滋養全社會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讓創新創造的璀璨星光閃亮在未來更廣闊的天空! (鍾經文)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