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改革的“四則混合運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22 09:17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本頁

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如何認識和判斷2016年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位是: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2016年做了重大部署,確保實施“十三五”規劃的良好開局,也拉開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大幕。

2016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主題詞是什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給出了明確的信號:“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目的。那麼,怎樣實現“十三五”規劃良好開局呢?

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首先,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體、第二大經濟體,堪稱世界經濟巨輪,它向哪前行?如何前行?是否行穩致遠?不僅深刻地影響中國自身,還越來越大地影響世界。因此,堅持“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方使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這就需要“穩增長”,保持經濟增長率在合理的、可預期的一個區間,而不是某一個點,如6.5%—7.0%之間,主動引導市場主體行為,穩定國內外市場預期,並使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調結構”,使服務業增加值和就業比重繼續提高;“惠民生”,在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防風險”,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結構性改革的“四則混合運算”

其次,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做好“加減乘除”混合運算。這一設想最初是由習近平同志在今年兩會上參加全國人大吉林代表團會議時首次提出。現在看來,無論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還是沿海地區轉型發展,都需要同時做好“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所謂做“加法”就是增加有效投資,擴大消費需求,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所謂做“減法”就是淘汰落後産能,去庫存、去杠桿,減少政府對市場不合理干預和對市場主體不合理管制,降低實體經濟企業各類成本;所謂做“乘法”就是發揮創新對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創造創業、創新、創智的良好環境,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提高教育支出密度、研發支出密度、人力資本投資密度、環保投資密度、經濟地理密度、基礎設施密度等,此外,通過對外開放增強全球配置資源能力,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價值鏈、物流鏈,放大乘數效應;所謂做“除法”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密度、資源消耗密度。我稱之為習近平的結構性改革“四則混合運算”,既形象又準確,既通俗又易懂,把極其複雜的經濟發展思路説明得清清楚楚。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

再有,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概括為五大政策支柱:宏觀政策要穩就是要為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産業政策要準,就是要準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微觀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改革政策要實,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上述五大政策相輔相成、相互配合,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提供了五大途徑和政策抓手。(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胡鞍鋼)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