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常態下創新創業漸成主流,知識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發重要,國家對知識産權的保護也上升到史無前例的高度。一如改革開放之際,中國開始注重保護私有財産,並於1982年寫入憲法,由此開啟了非公有制經濟三十多年來的飛速發展。現如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已成為《憲法》中普通的一條。 12月2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産權戰略,深化知識産權重點領域改革,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産權保護,促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提升産業國際化發展水平,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早在《意見》發佈前的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即確定改革完善知識産權制度的措施,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整個2015年,國務院下發的“國辦”、“國發”文件中,提及知識産權就有二十余次,足見本屆政府對於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力度。 之所以如此重視知識産權的保護工作,乃鋻於我們目前侵權頗為嚴重的狀況。以2014年為例,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24479件,全國工商系統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6.74萬件,全國版權系統立案查處侵權盜版案件2600余件,全國海關共扣留侵權貨物2.3萬批,一些未曾被查處的侵權事件更是不勝枚舉。這些侵權案例的頻繁發生,大大挫傷了知識産權所有者的積極性,對科技進步和創新創業的發展亦形成較大的阻礙。 《意見》立意高遠,確定了堅持戰略引領、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市場主導、堅持統籌兼顧四條原則。同時明確了推進知識産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實行嚴格的知識産權保護、促進知識産權創造運用、加強重點産業知識産權海外佈局和風險防控、提升知識産權對外合作水平五項重要舉措。 陟罰臧否,各有其分。在完善知識産權管理體制的同時,《意見》還加大對知識産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將故意侵犯知識産權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以期構建公平競爭、公平監管的創新創業環境。 上世紀80年代,新增長理論的主要建立者之一羅默建立了一個知識內生增長模型,該模型關鍵在於,知識積累對於知識生産的正的外在性産生了知識的內生增長,促進了經濟的長期增長。羅默認為,知識溢出對於解釋經濟增長是不可缺少的,知識溢出可以提高投資的邊際收益,因而能夠長期恒定地提高經濟增長率。 由此可知,一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不注重知識産權保護,放任企業和個人抄襲、剽竊,是一種十分短視的行為,對國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尤為不利。因為技術創新離不開知識産權,建立良好的知識産權制度目的就是通過激勵發明創造、鼓勵技術創新,以此促進經濟、社會和科技的協調發展。 法律與監管機制的向好,加上市場的推動,可催生更多的知識産權。同時,專利所有者保護自身權利能力也得以提高,從而鼓勵更多人將知識産權申請專利。監管機制與知識産權的這種良性互動,既能持續激發創新創業,亦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許雲峰)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