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供給側改革之三
——深化改革尤需掌握“供需平衡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30 21:5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韓墨、李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供給側改革”成為海內外熱議話題,不少專家和媒體對其含義深入探討。與此同時,不少細心的海外媒體注意到,會議公報使用的準確提法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改革事實上是實體經濟的一次重要回歸……解決實體經濟中的供給和需求關係才是中國走出經濟困境的關鍵,”新加坡《聯合早報》在會後的評論文章中,特別提及供需相互平衡的問題。

供給和需求是硬幣的兩面。不少海外專家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的明確信號是,中國將通過在供給端的銳意革新促進結構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但這並不意味著放棄需求側管理,或者忽視需求對國民經濟的作用。需求和供給正如兩個齒輪,只有相互耦合、高效配搭,才能驅動經濟引擎轟鳴向前。

一般來講,需求端主要是人們常説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首先,從投資看,不少研究表明,面對産能過剩、庫存增加、生産成本升高等局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確在遞減,“大水漫灌”的強刺激之路已難以走通。但不可否認,投資依然是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現階段的任務是認清“病灶”,解決投資效率低下、方向偏差和方式粗放的問題。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多次指出,應該廓清“投資必然導致産能過剩、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不可持續”這類似是而非的觀點。他説,中國産業邁向中高端,城際交通網、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短板,綠色經濟的培育以及城鎮化的推進,無不需要資本的力量。

“現階段我們還不能放棄投資拉動經濟的作用,而重點在於有效投資,”林毅夫在今年11月的一次演講中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必須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和精準性。為此,有必要通過簡政放權、破除市場壁壘和地方保護等供給端改革,讓企業更加自主地分析産業動向,決定投資方向,把控投資風險,讓資本、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動,進而解決投資低效、重復建設等長期難題,讓資本的供需之間建立更為高效的交流通道。

不少海外媒體注意到,中央經濟會議特別提出要加大投資於人的力度,使勞動者更好適應變化了的市場環境。一些海外專家指出,隨著勞動力成本提升和人口結構變化,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但通過加大對教育培訓的投資和資源投入,提升中國龐大勞動者群體的“軟實力”,從而形成新的“人力資源紅利”,驅動中國的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

其次,從消費看,一個宏大的“消費時代”正在到來。商務部部長高虎城12月29日説,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30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60%,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其中網絡零售額預計達到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一。

規模的跳躍式增長、中産階級的崛起、互聯網動能的接入,讓中國的消費結構迅速升級,更具個性和差異化的服務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方興未艾。龐大的消費需求、蓬勃的市場活力又不斷催生出新的創意和商務模式,帶動整個服務業進入“發展快車道”,使服務業穩穩佔據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對激發內需驅動增長和促進結構轉型起到了顯著作用。

不少專家也指出,進一步釋放和引導有效需求,將有助於完成化解過剩産能、去房地産庫存等供給側改革任務。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羅斯對記者説,中國決策者提出的不少政策,是兼顧供給與需求的結合體,比如通過放鬆對流動人口和房地産市場的管制,可以消解房地産的庫存壓力,建立更有彈性的經濟,同時也因增加了群體的安全感而促進了消費。

再次,從出口看,世界經濟不均衡復蘇,致使外需步入一個相對低迷的時期。但貨物貿易之外,中國的服務貿易、跨境電商和國際産能合作近幾年長足發展。在高鐵、核電等領域,中國正在建立自己新的比較優勢,而成立亞投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都將成為國際産能合作的強大助力。與此同時,供給側的一系列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新機制的建立,必將進一步激發中國外向型企業的活力,從而發掘和對接新外需、新市場。

由此可見,突出供給側改革,並不是要將供給與需求對立起來,而是強調辯證施治、綜合管理、良性互動,讓供需兩端更好地匹配,從而提升經濟運行的效率和質量。正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所説,中國致力於建立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相平衡的調控模式,扭轉結構性過剩與短板共存的狀況,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紮實基礎。(參與記者:帥蓉)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