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正在推動新動能不斷成長、化蛹成蝶,促進傳統動能改造提升、鳳凰涅槃。”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他介紹,“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正步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歷史新階段,這背後起到支撐作用的是穩步推進的科技機制體制改革。 近年來,無論是基礎研究在國際上的貢獻,還是在科技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我國都大有進展。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的貢獻率增至55.1%,國家創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同時,我國已建成11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146家國家高新區、498家眾創空間和60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已形成接續有序的創業服務鏈條和良好的創新生態,吸引了成千上萬青年人創業創新,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萬鋼説。 科技進步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科技部日前發佈了“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而這十大進展中的兩項成果入選了英國物理學會評選的“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十大突破”,其中之一還位列該評選之首。“我們已經不只是在點上‘冒個泡’了。”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于淥感嘆,“中國在世界基礎科學領域的表現已經能夠‘打出一個窟窿’,並持續突破了。” 與此同時,以科技為支撐的創新創業紅利也在持續釋放。“截至2015年年底,海爾集團的眾創空間已經孵化1140個項目,22個項目進入A輪天使投資,12個項目估值過億元,為社會提供100多萬個就業機會。”海爾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張玉波説。 國産首架大飛機C919成功總裝下線;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高鐵里程佔世界總量60%以上;2015年新能源汽車産銷量超過37萬輛,累計保有量達49.7萬輛,居世界第一……科技進步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引領作用逐步顯現,科技創新的“紅利”正滲透進人們的衣食住行。 摸清科研“家底”辦大事 改革“紅利”釋放的同時,我國科技管理改革也有重要突破。在科技公共服務方面,萬鋼介紹,科技部會同22個部門建立了聯合推進機制,讓小微企業也能便利而低成本地使用大型科研設備。 目前,我國36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部分中央企業所擁有的大型儀器設備“家底”基本摸清,並初步建立了數據庫,已入庫的儀器設備達6.7萬台,總價值超過1100億元。在此基礎上,科研設備向社會開放的試點工作也已開展——中國科學院的近4000台(套)大型儀器設備對外開放共享,累計提供服務701萬小時;山東省儀器設施協作網入網小微企業達3248家;湖北省870個實驗室、7769台(套)儀器設備對外開放服務。 除了摸清“家底”,我國還建立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啟動實施重點研發計劃,發佈試點專項和2016年重點專項申報指南,實現從基礎研究到示範應用“全鏈條一體化”的部署,以期在科技創新中集中力量辦大事。 據了解,我國原有的973計劃、863計劃等專項研究已被整合成重點研發計劃,並在寬帶移動通信、轉基因、新藥創制、傳染病防治4個民用領域開展改革試點。2015年,新能源汽車、幹細胞及轉化研究、數字診療裝備等6個試點專項先期啟動。2016年,在海洋、空間、國家安全等重點領域再啟動約40個重點科研專項。 “政策包”帶動資源配置方式轉變 我國目前在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方面已經形成了精準的“政策包”,這些政策包括《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等。 2015年高校院所對於企業的科技成果轉讓比例較2011年提高了120%。全社會科技資源配置方式也發生重大變化,企業成為研發支出的主力軍。據萬鋼介紹,“十二五”期間,全社會研發支出預計達到14300億元,其中企業支出超過77%。 對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顯現了對創新的帶動和放大效應。與2011年相比,2014年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增加2.5%,促進業務收入增加12%,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1萬億元。(記者 詹 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