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産能,國企民企同發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09 07:4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化解過剩産能既要提質增效,也要保持社會穩定——
去産能,國企民企同發力

去産能是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僵屍企業已經阻礙中國經濟轉型,必須儘快妥善處置。研究表明,截至2014年,我國上市公司中大約有10%的僵屍企業,大多集中在煤炭、鋼鐵等産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和紡織業、食品加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産業,房地産行業的僵屍企業數量也較多。

如何在不影響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化解這些過剩産能?這一問題引發全國政協經濟界別37組的熱烈討論。

僵屍企業“被迫”活著

“我對僵屍企業的理解是虧損3年或3年以上,完全靠貸款過日子、資不抵債、很難扭虧為盈的企業。”提起這個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兵裝集團董事長唐登傑一臉“不説了,説多了都是眼淚”的表情,“我們集團旗下的450多家公司,有30%虧損,每年虧損額近80億元”。唐登傑委員表示,由於行業産能過剩、城市禁摩等原因,曾經輝煌的嘉陵摩托現在就是一家僵屍企業。

但是這些年,他每次去跟地方政府談關閉企業,政府總是極力挽留。而且安置廠子裏的員工也讓他很為難:讓他們走,員工捨不得;讓他們留,企業又實在運轉困難。兩難之下就只好這麼拖著。

中石油同樣面臨清退僵屍企業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説,“面子觀念、地方政府干預、國有資産的性質、員工的生計、社會穩定的需要,有時逼得我們只能保留僵屍企業”。

更難處理的是老國企早年興辦的社區、醫院等固定資産。“集團社區管理人員達200萬人,離退休人員90多萬人,每年光這部分支出就達130億元。”提到這個,傅成玉委員更是連連搖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增強核心競爭力,確有難度”。

用新産業承接老員工

去産能到底該怎麼“去”?

跟1998年那次下崗潮相比,當前去産能的一個最大優勢是正在崛起的新興産業、服務業可以分流安置很大一部分下崗職工。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建議,為了降低去産能對社會帶來的衝擊,可以引入新興産業做緩衝。“我們在海南有一家公司虧損嚴重。為了分流人員,我們投資了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可安排500至1000個用人崗位。”郭廣昌委員説,老公司45歲以上、願意轉崗的員工都經過培訓後,進入酒店工作,實現了下崗職工的平穩過渡。

“這個經驗好!”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周伯華表示贊同,“有了新産業做承接,企業和地方政府都容易接受”。

周伯華委員認為,去産能必須在全國統一市場的前提下進行,從全國一盤棋的大視角來調整産業佈局,該去的堅決去。他直言不諱地批評了某些地方政府,“從地方保護主義的角度出發,打自己的小算盤,忽略了一體化競爭的市場環境。去産能一定要尊重市場規律,不能想著行政手段干預,國企民企應該一視同仁”。

“去産能一定要堅決,可以跟地方政府配合,引入社會力量。”唐登傑委員説,兵裝集團去年能實現利潤280億元,很大原因是因為前幾年清退了大量僵屍企業,摸索出了一點經驗。更重要的是,重慶市政府在清退僵屍企業的過程中放開限制,引入社會力量。唐登傑委員自己也沒想到,以前企業經營虧損的學校、醫院、幼兒園等資産從開始送都送不出去,到後來還要招投標,由政府拍賣轉為民營,變成了搶手貨。

“學校、醫院、幼兒園可是好資産,如果有,老郭也想買,是不是?”看到郭廣昌委員連連點頭,傅成玉委員高興地説,“這就對了!目前國企資産交易的法律法規、制度已經比較完善,只要嚴格執行,基本可以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政府應該儘快與國企共同設計去産能方案,引入社會力量甚至外資,打好化解僵屍企業的攻堅戰”。(佘穎)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