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種説法,認為大氣治理不見成效,這麼多年的環保白幹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從改革開放之初到現在,空氣問題已從原生污染物導致的一次污染為主逐漸轉為現在的複合污染為主,在此過程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還有TSP(總懸浮顆粒物)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外,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歷了比較嚴重的酸雨污染,到2005年之後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當然,新的問題也出現了,比如目前突出的霧霾問題,還有一部分城市出現臭氧污染的問題,但要認識到,這是發展階段出現的問題,發達國家也經歷過。特別要指出,國家在2013年出臺“大氣十條”後,空氣質量的確得到了改善,PM2.5無論是年日均濃度還是重污染月的平均濃度都在下降。可以説,大氣治理效果“初顯”,但還未達到“明顯”,冬季重污染還時有發生,我們要正視這個客觀事實。 解決大氣污染,要抓住“排放”這個關鍵。減排有多種形式,包括長期改善空氣質量的減排,比如落實“大氣十條”,也包括紅色預警、單雙號限行等超常規手段的臨時措施。但根本上需要改變産業結構,工業要轉型升級,這需要時間和成本,調整過快過急會影響經濟,進而不利於民生,過慢則老百姓等不起,所以一定要平衡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要找一個平衡點。我認為,從全國範圍看,可能需要經過三個“五年計劃”,才能逐漸打破“霾約束”和“碳約束”,在2030年左右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三五”要實現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我認為這個目標可以實現。我最近參與“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在調研中發現很多重點區域近兩年的空氣質量改善幅度超出預期,減排力度和速度很大,為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奠定了基礎。另外,我們已具備了一定的治污科技儲備,能夠給“十三五”精準治污提供技術保障。我把治理大氣污染比喻成“摘蘋果”,那些相對容易解決的問題,我們伸手就摘到了,接下來,需要我們“站在凳子上”,甚至是“站在梯子上”來摘到剩餘的“蘋果”。這就需要我們有進一步的科技支撐以及全社會同心同德的努力。 最後要特別強調一點,我們往往重視生産端上的減排,這很必要,但同時我們也要注重消費端的減排,因為你我都是實現這“80%”目標中的一分子。我們要樹立起綠色生活方式,降低能源消耗,為生産端減排騰挪出更大的調整空間。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