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16日訊(記者 郭素萍)總理記者會是每年中國“兩會”吸引中外媒體的焦點。各國媒體雲集,透露出中國與世界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積極信號。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召開了其任內的第四次記者會。中國網記者梳理髮現,李克強總理共回答了來自路透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彭博新聞社、西班牙埃菲社、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日本經濟新聞的六位外國記者的提問,涉及到金融、中國經濟、中美關係、中俄關係、中日韓關係、以及中國與周邊關係等六大熱點問題。 外國記者首個提問 金融問題成為“當頭炮” 路透社記者獲得首個提問的機會,針對國際投資者高度關注的近期中國股市和匯市的波動、中國金融市場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中國政府對金融市場未來的發展和加強監管、股市匯市和債券市場的重點改革措施、深港通的年內推出等問題,李克強總理做了詳實的回答。 李克強表示,可以理解把股市匯市等金融市場問題當“當頭炮”。因為許多金融問題的表現往往早于經濟問題的發生。但是金融首要任務還是要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不發展,是金融最大的風險。他説:“去年我們採取了一系列像降息、降準、定向降準等措施,這不是量化寬鬆,我們始終注意把握貨幣供應量的鬆緊適度,主要還是為了降低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所以金融機構還是要著力去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絕不能脫實向虛。” 李克強指出,金融也有其自身的規律,要防範風險。“我更關注的是金融機構本身,去年由於一些行業、企業經營困難,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比例是在上升的。但是我們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因為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超過了13%,高於國際標準,撥備覆蓋率達到180%以上,高於我們定的150%的標準。而且我們還可以利用市場化的手段降低企業的債務率。企業債務率高是老問題了,因為中國是間接融資為主,但是我們的居民儲蓄率也比較高。即便如此,不管市場發生怎樣的波動,我們還是要堅定不移地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而且也可以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的方式來逐步降低企業的杠桿率。”他説。 李克強認為,去年由於多重因素的原因,中國股票市場發生了異常波動,有關方面採取綜合性穩定市場的舉措,實際上是要防範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不論是股市、債市、匯市這些金融市場,本質上是市場,還是要推進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他説:“政府有監管的責任。隨著形勢的變化,需要改革和完善金融監管體系,要實現全覆蓋。因為現在金融創新的産品很多,不能留下監管空白;要增強協調性,因為金融市場産品之間關聯度比較高,協調要有權威,還要做到權責一致。” 李克強強調,完善和改革金融監管制度是一個過程,當前各有關部門和地方還是要按照已定的職能履行職責,守土有責,絕不能有任何的鬆懈,而且還要總結經驗和教訓,這是保護好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李克強表示,滬港通已經開通,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而且實踐表明,對兩地都有好處。現在內地和香港正在密切磋商,力爭今年開通深港通。 中國外交仍是重點 四個提問聚焦中外關係 中國外交是外國記者們在每年的總理記者會上提問最多的話題,今年也不例外,六個提問中有四個聚焦於此。 關於中美關係,李克強指出,中美建交幾十年,經歷了風風雨雨,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的大勢不會改變。中美兩國之間有廣泛的共同利益,當然也存在著分歧,但共同利益不斷擴大,而且遠遠大於分歧。中美關係健康向前發展,應該遵循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原則。“中美之間有上百個對話交流機制,只要是出於誠意,管控好分歧,中美共同利益還會不斷擴大”。“中美深化合作不僅有利於中美兩國,也有利於世界”。 關於中俄關係,李克強表示,中俄關係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全方位的。中俄互為最大的鄰國,兩國元首經常會晤,不僅政治關係好,在經濟方面也有升溫趨勢,在諸多領域都有多項合作。中國始終遵循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和俄羅斯發展關係。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俄關係不會因為國際形勢的變化受到影響,不受第三方的壓力。我們還會繼續推進中俄關係向前發展。當然,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我們之間的合作也不針對第三方。” 關於中日韓關係,李克強表示,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隔三年才重啟,的確來之不易。“是否能夠順利地進行,三方要互動”。中日關係雖然有改善的勢頭,但是還不鞏固,還比較脆弱,中日還應該本著雙方對歷史問題的原則共識,而且做到言行一致。中日韓三國或者説中日之間,應該有智慧來推動智慧製造、發展科技合作,創造人們需要的高質量産品。中日韓三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五分之一,是亞洲經濟的70%,三國之間的互補性很強,可以攜起手來去開拓更為廣闊的世界市場。 關於周邊關係,李克強表示,中國始終主張穩定周邊環境和友好睦鄰關係。維護地區的穩定,實現睦鄰友好,關鍵還是要靠地區國家共同努力。鄰里發生糾紛,難以避免,但只要以誠相待,堅持用外交、和平手段來解決,完全可以維護地區的穩定。 李克強強調,中國正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發展是第一要務,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和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發展強大起來,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也有利於周邊。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毫不含糊,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我們希望,不論是域內國家還是域外國家,都能多做有利於地區穩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否則對誰都不利。”他説。 回應結構性改革與穩就業的平衡:做到雙贏 針對記者保持中國經濟一定增速以及避免可能會産生不穩定影響的下崗問題的提問,李克強表示,中國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改革和發展不矛盾。中國恰恰可以通過結構性改革來釋放市場活力,支撐經濟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的確産生了一些比較嚴重的過剩産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領域。“現在我們已經選擇了鋼鐵、煤炭這兩個領域在去産能上先行突破,與此同時要避免出現大規模的下崗潮。”他説。 李克強指出,過去兩年,中國在鋼鐵領域淘汰了上億噸産能,涉及到上百萬職工。由於高度重視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保證了大量的職工轉崗或得到妥善安置,積累了經驗。“下一步要推進去産能,我們必須做到産能要去,但大量職工的飯碗不能丟,而且爭取讓他們拿上新飯碗。對於一時尚不能夠做到的,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有能力進行妥善安置。” 李克強表示,中央已經建立了1000億元主要用於轉崗安置的專項資金,如有需要還可以增加。“當然,地方政府相應配套要跟上,我們需要做到的是雙贏,在去産能、促發展、穩就業之間達到一個平衡,最終在去産能的過程中,實現重化工領域的持續健康發展。”他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